在風電齒輪箱設計標準方面,由于風電齒輪箱容量的發展,零部件的設計標準已經不能適應大功率化的要求, 大功率齒輪箱的最新經驗對新標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備受關注的IEC61400-4已經公布, 從中國風能協會主辦的講座上獲知,IEC61400 - 4 參考了新的標準,在有些被證明非常重要的章節增加了內容, 相對于ISO81400-4,增加了不同傳動鏈形式的細節,考慮了更多的失效情況,在載荷計算的步驟上增加了更多信息,考慮了特殊運行狀態進行設計,使載荷情況能覆蓋所有運行條件。相對于GL Guideine,IEC61400-4 增加了背景信息,比GL要求的條件更嚴格。可以預見,隨著相關設計標準的公布,風電齒輪箱設計技術將隨之進一步發展。
2 風電齒輪箱主流技術路線綜述
為了減小風電齒輪箱的體積和重量, 總體上講,500KW ~ 2500KW齒輪箱目前最常見的是兩級平行軸加一級行星或兩級行星加一級平行軸兩種結構,2.5MW 以上的齒輪箱通常采用功率分流或柔性軸等技術。
根據不同的評判標準可以將風電齒輪箱所采用的技術路線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從采用的不同齒輪類型角度可將風電齒輪箱劃分為平行軸技術路線和行星輪技術路線;從采用不同的設計理念角度可劃分為傳統技術路線、功率分流技術路線、柔性軸技術路線以及采用功率分流與柔性軸相結合的“融合技術路線”;還有一類即是從外形尺寸上可將齒輪箱大致劃分為短粗型如RENK 齒輪箱,和細長型如BOSCH 齒輪箱。[3]
2.1 傳統圓柱齒輪技術路線
該技術路線在早期的兆瓦級以下的風電機組中多有應用,比如兩級或多級平行軸式,如圖1。但由于該類型齒輪箱技術路線不適用于兆瓦級以上的風力發電機組的需要,因此,在近幾年大兆瓦級的齒輪箱應用中,已將該結構淘汰,本文不作為重點。
2.2 行星輪系與平行軸相結合的三級式技術路線
此技術路線的主流布局是一級行星加兩級平行軸或兩級行星加一級平行軸兩種結構,是目前國內產量最大和應用范圍最廣的齒輪箱。國內多家風電齒輪箱生產廠家均以此種技術路線為主流產品。
該技術路線的特點是采用功率串聯的三級定速比傳動。由于該技術路線自身的最大容量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不能滿足未來不斷增大的風電機組容量的需求。該類技術路線目前大多用于1.5MW ~ 2.5MW 的風電機組 2.3 復合行星齒輪技術路線
該技術路線的典型布局是德國RENK 公司的齒輪箱,國內多家齒輪箱廠已引進了該技術,但目前還沒有在國內風場大規模應用。
該技術路線的特點是:第一,兩級行星輪的行星銷軸可以軸向浮動,有利于整個機構的均載;第二,軸承是風電齒輪箱中最薄弱的零件之一,采用固定軸式的行星傳動,這意味著齒輪箱中的軸承將是固定不動的,便于對軸承進行強制潤滑,避免齒輪箱中軸承的失效風險;第三,由于第一級行星傳動的內齒圈與箱體分離,因此,此種結構可以有效地減小第一級齒輪傳動所產生的振動;最后,由于該技術路線的結構特點,齒輪箱維修起來較其他齒輪箱技術路線更為便捷,可以從高速軸方向將內部零件全部抽出進行更換或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