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氣象條件
對風電場內氣象條件中最大風速的選擇至關重要,設計風速偏大則導致工程成本增加,而偏小則導致工程安全性降低。本工程按突泉氣象站提供的資料,對歷年距地面10m 高處,連續自記10 分鐘年最大風速,計算出30 年一遇的最大風速為23.6m/s,考慮到氣象站與風電場有十幾公里的距離和風電機組轉動時對架空線路的影響,最終確認本工程最大設計風速為30m/s。本工程所用氣象條件如表2。

表2 氣象條件表
2.3 導地線選擇
(1)按經濟電流密度的方法選擇導線截面
按一回路連接17 臺機組的容量計算,此風電場年等效滿負荷小時數介于2000~2300 之間, 功率因素取值cosφ=0.98,其經濟電流密度應為j=1.65A/ mm2。導線截面的計算:
LGJ-240/30 型鋼芯鋁絞線的鋁截面為244.29mm2,該值與導線的計算截面比較接近,取導線型號為LGJ-240/30。
(2)按電壓降校驗導線截面該工程中風電機組到升壓站最遠距離為11km,最近距離為6km。經計算,兩個回路的機組全部滿發時,電壓降分別為4.56% 和4.18%。通常電壓降的允許范圍小于5%,本工程所用導線型號滿足電壓降要求。
(3)按允許載流量校驗導線截面導線LGJ-240/30 在最高允許溫度70℃時,長期允許載流量為610A,校正系數取0.88,校正后長期允許載流量為537A>364.8A,能滿足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