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3 號風電機組發電機雙模改造前后功率曲線對比如圖3 所示。

根據實測結果,單機發電量提升大約在0.9%。從目前的數據上看,在風速為4m/s -5m/s 段發電量低于改造前,主要原因為在這個階段發生發電機模式切換。
目前采取繼續優化程序,以使單機發電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2.4 降低風電機組自耗電
風電機組上有很多的電機需要耗電,通過設置合理的參數控制各電機的開啟時機,從而減少風電機組自耗電量。目前主要通過改變發電機冷卻風扇啟動控制,優化齒輪箱潤滑泵的啟動策略來降低風電機組的自耗電。
目前測試的兩臺初步效果單機發電量提升大約在0.36% 左右和0.96% 左右。
2.5 更換更大葉片
加長葉片,可以增加葉輪掃風面積,從而增加風能捕獲。為增強低風速風電機組的發電能力,進一步提高低風速地區風電場的生產水平,選取某4 號87/1500 風電機組作為試驗機組并更換較長葉片,更換后的機組葉輪直徑從87m 增加至93m。選取某4、某5 兩臺相鄰切海拔相同的兩臺機組作對比。93m 葉輪與87m 葉輪機型理論功率曲線對比如圖4 所示。
某4 號風電機組更換93m 葉輪后與某5 號風電機組(型號A87/1500)功率曲線對比見圖5。

從功率曲線可以看出,某4 號風電機組更換93m 葉輪后功率曲線明顯優于某5 號風電機組,通過2012年7月22日至2013 年3 月28 日期間的實際功率曲線對比,某4 號更換葉輪機組在風速低于5m/s 時, 93m 葉輪風電機組與87m 葉輪功率曲線相當。風速在6m/s 以上,93m 葉輪風電機組功率開始明顯上升。在高風速段發電能力較好,并且較早切入到滿發狀態,如圖5 所示。同時,根據風頻數據,統計期內5m/s 及以上風速出現概率超過68%。通過2012 年7 月22 日至2013 年3 月28 日期間的統計, 初步結果認為某4 號機組發電能力提升6%左右。更換大葉片成為提升低風速地區風電機組發電量的最直接有效方法。
93m 葉輪直徑的風電機組將啟動風速降至1.5m/s,從而使得占我國風資源30% 的超低風速地區的風資源得以有效開發。根據遠景公司公開數據顯示,其93m 葉輪直徑機組基于87m葉輪直徑機組開發而成,掃風面積增加13.2%,在年平均風速5.5m/s 情況下能夠提升發電量9% 左右[5]。
另外, 有消息稱,Suzlon 公司于2012 年6 月推出一款型號為S111-2.1MW 的風電機組。據稱,該機組與同類機組相比能夠提高29% 的電力輸出。而Gamesa 發布了一款2.0MW低風速機型,這款葉輪直徑達114m的機組與同類型97m 葉輪直徑機型相比,掃風面積增大了38%[5]。
3 其他優化措施
3.1 機組廠家對風電機組功率曲線進行優化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