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整個這些方面的分析結構,最后我們能夠把整個塔架失效的原因去把它鑒定出來。另外對傳動面的故障分析,我們這兒是提出來一個就是在故障診斷的話,今天也有一些介紹,整個故障診斷的研究也是很多,包括一些診斷的設備也都已經有很豐富的應用經驗了。但是,我們這兒提出來,在故障分析的時候,除了現場的故障診斷和測試,還應該結合一些仿真模型,幫助我們做整個事故的分析。比如在傳動鏈來說,這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可以通過構建高精度的仿真模型,確定機組的固有模態,進行現場的測試,獲取機組的振動數據,利用仿真的計算和樣機測試,確定機組的振動來源,振動機組的位置,采取有效的措施。現場測試通常能夠發現它的問題,但是有可能不能找到它的根本原因在那兒,以及它的改進方向在那兒。這樣通過這樣的仿真模型,通過分析手段,我們輔助它做這樣的一個故障分析。
這是一個傳動鏈故障分析的例子,我們在樣機中測試得到主軸的一個共振頻率28.5赫茲,在軟件中構建高精度的數字模型,它的能量分布主要是分布在葉片、主軸、齒輪箱的位置,很好的驗證了在28.21赫茲左右主軸會有這樣的一個共振的現象。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做改進措施。最后在軟件中的高精度模型進行載荷計算,仿真的時候,可以發現在20幾秒的時候,確實會出現這樣一個大的載荷的波動,這樣我們可以知道由于此齒輪箱的頻率激發的。
通過仿真我們也觀察到這樣一個振動現象,利用數字模型嘗試不同的解決方案,有針對性的解決這個問題。對于葉片失效,我們也是根據前面的分析流程給出了主要的分析內容,具體實施的時候會根據實際項目去做這個方案的一個定制。主要包含這些方面,對葉片現在可能主要有兩方面的問題,一個是在設計分析的工作可能是有所欠缺,在國內,另外就是它的工藝和質量的控制方面,因為對于葉片來說,這個影響是比較大的,包括施工人員,工廠加工人員的能力和素質,往往也會影響到葉片的質量。
最后我想提到的就是說,通過失效分析,最終的目的是使失效盡量不要發生,所以,防患于未然,我們覺得比事后失效更重要,因為一旦出現事故,不管怎么樣都會有經濟損失,并且會產生責任糾紛,這樣對各方都是不利的。我們防患于未然,可以把這個工作做在前期,比如我們加強設計制造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我們在項目初期的時候進行更為細致的工作,包括對特定廠址的評估,做這樣的一些工作。另外就是加強風電場運維的管理,通過這些圖形使失效減少到更小。當然,另外由于我們的認識不夠,導致失效,可能需要我們積累一定的經驗,再去解決。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