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期以1%-2% (V)的比例加入到現有天然氣管道中等;
(2)與生物沼氣等混合使用;
(3)作為化工原料,用于石化、電廠、半導體、電子、金屬加工等工業領域;
(4)燃氣輪機或燃料電池發電(削峰填谷,平衡優化電網質量);
(5)熱電聯產系統;
(6)交通(包括HCNG、燃料電池和氫內燃機等各類氫能汽車)。
3.國外大規模風電制氫發展現狀
目前歐、美、日等都制定了氫能發展戰略和詳細的計劃,并在迅速而有步驟地推進,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果。例如美國能源部在攻克氫的儲存和運輸這些障礙方面取得了進展,它最近發布了一份關于運輸氫氣的可行性報告,辦法也是將氫氣混人現有的天然氣管道中。該報告總結說“今后在上游注人氫氣然后在下游提取氫氣以供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或固定式燃料電池使用時,混和可能會為氫氣的運送提供經濟的方式”。
風能發電是所有可再生能源發電途徑中的主體。歐盟目前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發展較快,歐盟計劃在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占總電力的比例分別達到35%, 50%, 65%, 80%,并在2060年最終完全實現不依賴化石能源的可持續發展。而實現不依賴化石能源的可持續發展這一目標的其中重要一環就是實現Power-to-Gas技術路線,即把可再生能源以氫的方式大規模儲存起來并加以應用。德國近年可再生能源發展很快,計劃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將超過30%. 2009年風力發電占全部電力供應的7.5%,計劃最遲2022年前停止全部核電站運行,其電力缺口由可再生能源替代。在德國的中部和北部,都可以看到許多矗立并正在旋轉的風機,北部具有世界上最大的風力發電場。在德國的南部地區則太陽能利用很普及,許多房頂都安裝有太陽能發電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