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驅有一個缺點,就是早期的一次性投入會高一些。直驅的變電器是100%,雙饋是30%或40%左右。現在很多業主又想用直驅風機,又想花同樣的價錢,這是不現實的。對直驅風機來說,雖然技術在不斷進步,解決了一些早期的問題,但是直驅有天生的問題,比如說對沖的問題,只要對沖有一點點不好,就會出現振動,造成軸承的早期失效。雙饋發電機還有一個毛病就是滑環。
實際上湘電風能在進入風電整機方面算是晚的,2006年6月份才開始進入這個行業。為了可以趕上這趟車,在金融危機以后,湘電風能收購了荷蘭的一家公司,才使得湘電風能的5兆瓦風機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造出來。當然海上風機開發的目標是結構更緊湊,性能更優越,同時具有全球的競爭力,所以湘電風能和德國在北海簽了一個合同。湘電風能在國內也有幾個項目一直在談,但是到目前還沒有簽約過。業主投資商應該理性考慮,樣機風機運行2年和運行3個月沒本質區別,因為我們討論的是至少要20年到25年。所有風機三五年內不應該會問題,大部件三五年不能有問題。如果兩年葉片壽命就到了,齒輪箱就換了,那只能說明風機廠商的水平太低,不能參與這個游戲。
三、湘電風能5兆瓦機型的應用
湘電風能現在5兆瓦的系列有幾個規格,115米和128米。目前安裝在福建。湘電風能在張家口裝了一個5兆瓦128米的風機現在在吊樁階段。同時湘電風能還有一個方案就是4.5兆瓦的,基本平臺跟電槳驅動不變,軸承不改,只是把葉片改一改,在長江以北做這個方案。現在西門子在國內推出的4兆瓦130米機型,與湘電風能4.5兆瓦的機型有可比性,同時這個機型也適用于1類B、2類B和3類B風場,應該說對中國的海上風電比較合適。當然具體結構還要看實際情況,單樁結構,多樁結構或三樁結構都可以。這一型號的風機機頭的重量除以面積,在行業里面是最輕的。為了達到輕量化,湘電風能也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技術,比如說轉速高一點,有18轉(通常5兆瓦轉速只有13轉到15轉)。發電機的重量是135噸,在歐洲裝了一臺。就我們所掌握的數據,目前位置這個是最大型的產品。對葉片來說,海上風電要考慮前沿的腐蝕問題,可通過貼膜解決這一問題。
幾年以前,湘電風能在啟東長江口裝了一個2.5兆瓦的負壓筒技術的樣機。在河南和福建也裝了此類樣機。把5兆瓦的風機跟2兆瓦放一起是為了做一個比較。從這個風場實際情況來看,福建風資源可以到4000小時以上,將5兆瓦風機和2兆瓦做比較,業主是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