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事故原因分析
3.1 潤滑油脂的組成及性能
油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均可以受熱蒸發;在適當的溫度和條件下,還可以燃燒。
3.1.1 潤滑油脂
潤滑油脂主要由基礎油、添加劑和稠化劑三部分組成:基礎油:它是潤滑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潤滑脂的潤滑性質取決于基礎油的潤滑質,所以正確選擇基礎油是非常重要的。
添加劑:它的作用是改善潤滑脂的某些性能。如加入極壓添加劑,可以提高潤滑脂的極壓性能; 加入防銹添加劑可提高潤滑脂的防銹性能等。
稠化劑:是潤滑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潤滑脂中形成骨架,將基礎油吸附在和固定在骨架上形成膠體。稠化劑的性質和含量決定了潤滑脂的粘稠程度以及耐水性和耐熱等使用性能。
絕大部分潤滑油的基礎油主要以來自原油蒸餾裝置的潤滑油餾分和渣油餾分為原料。礦物基礎油的化學成分包括高沸點、高分子量烴類和非烴類混合物。其組成一般為烷烴(直鏈、支鏈、多支鏈)、環烷烴(單環、雙環、多環)、芳烴(單環芳烴、多環芳烴)、環烷基芳烴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機化合物和膠質、瀝青質等非烴類化合物。
3.1.2 潤滑油脂填充量
潤滑脂的填充量,以填充軸承和軸承殼體空間的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為宜,若加脂過多,滾動體散熱受阻,還會使油脂變質惡化或軟化。對于高速運轉的軸承應僅填充至三分之一或更少。用于低速運轉的軸承,為防止外部異物進入軸承內,可以填滿殼體空間。
圖7為發電機前軸承接油盒和手動注油口的位置,而自動注油口在發電機軸承前端蓋的正上方。按照事故機組發電機軸承的注油和排油方式,只要發電機的潤滑泵自動注油正常,在軸承前后端蓋之間和整個軸承殼體內部均充滿油脂。因此,此種類型發電機軸承的注油量,軸承內部的油脂量就會遠超過正常的填充量。圖8 為該種類型發電機前軸承后端蓋普遍的油脂狀況。
3.1.3 本次事故的潤滑油脂燃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