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英國。為落實2009年出臺的《英國低碳轉型計劃》國家戰略,2009年12月初,英國政府首次提出要大力推進智能電網的建設,同期發布《智能電網:機遇》報告,2010年初出臺詳細智能電網建設計劃。目前已經或即將開展的工作如下。① 安裝智能電表。據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部透露,2020年前,英國家庭正在使用的4700萬個普通電表將被智能電表全面替代,這一升級工程預計耗資86億英鎊,在未來20年或可因此受益146億英鎊。② 組建智能電網示范基金。英國在2009年10月和2010年11月分別為智能電表技術投入600萬英鎊科研資金,資助比例最高可達項目總成本的25%。此外,英國煤氣電力市場辦公室(Ofgem)還將提供5億英鎊,協助相關機構開展智能電網試點工作。③ 運作模式。智能電網將由政府全權負責,智能電表則按市場化經營,但所有供應商必須取得政府頒發的營業執照。

英國至2050年智能電網發展路線圖
4.德國。德國智能電網發展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績。①“E-Energy”計劃。2008年,德國經濟與技術部會同德國環境部制定了“E-Energy”計劃,提出打造新型能源網絡,在整個能源供應體系中實現綜合數字化互聯以及計算機控制和監測,并在全國六個地區進行示范,總投資1.4億歐元。這個計劃涵蓋了智能發電、智能電網、智能消費和智能儲能四個方面。2009年至2012年進行智能電網實證實驗。同時,還進行風力發電和電動汽車實證實驗,并對互聯網管理電力消費進行檢測。② 能源政策路線圖。2009年4月,德國環境部公布了《新思維,新能源—2020年能源政策路線圖》。路線圖計劃到2015年投資60億歐元對60000公里的國家電網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并新建850公里輸電線路,采用高壓直流輸電方式,到2030年與歐洲電網實現互聯。③ 電動汽車發展計劃。2009年8月19日,德國聯邦政府正式通過了“國家電動汽車發展計劃”(National Electromobility Development Plan),將投資5億歐元(約合7.051億美元)建設充電站網絡并大力發展電池技術,爭取到2020年實現1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使德國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于電動汽車產業創新的前沿。這項計劃是由德國交通部、經濟與技術部、環境部、教育與研究部共同制定。
5.法國。計劃到2020年風電達到20GW,比目前提高300%,因此,智能電網是其未來工作重點。① 企業合作。法國電網公司(RTE)選擇和阿海琺(AREVA)旗下的輸配電公司T&D合作發展智能電網。根據法國能源監管條例要求,用戶可每周或每月向RTE了解用電數量,也可通過遠程訪問的方式直接讀取計量數據。為此,RTE開展了廣泛的表計及相關業務處理工作,開發了T2000系統,設立了7個 遠程讀表中心,主要包括表計、結算及出單(發票)等功能。遠程讀表中心將數據匯總到總部表計及結算系統(ISU Metering),進行相關結算以及出單處理。隨著T2000的應用,錯誤率逐年下降,實時出單的比例逐年上升,提高了效率,減少了糾紛。2008年RTE公司實時出單率已經達到99.0%。② 更換智能電表。法國配電公司ERDF將逐步把居民目前使用的普通電表全部更換成智能電表,這種節能型的智能電表能使用戶跟蹤自己的用電情況,并能遠程控制電能消耗量,更換工程的總投資為4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