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董事長杰夫•伊梅爾特
7月7日,在“當智慧遇上機器——工業互聯網中國峰會”上,GE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夫•伊梅爾特再次面向中國用戶闡述了GE的工業互聯網思想。伊梅爾特認為,未來制造業將改變發展方向,設備和分析能力必然相連,工業企業若想抓住機會,就需要同時也是一家軟件分析企業。他還表示,GE工業互聯網提出了1%的威力的概念,這就是“互聯網+”的力量所在。
每一個工業企業同時也必須是軟件企業
伊梅爾特判斷,工業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劃分已經是過去時了,這意味著,未來每一家工業企業也必須同時是一家軟件分析企業。
伊梅爾特闡釋了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的關系。他認為,無論是工業互聯網還是“互聯網+”,其實都包含5個關鍵內容:一是互聯網,它在消費以及工業世界都非常普遍;二是智慧機器,不管是核磁共振還是油氣設備,都被傳感器所圍繞,產生大量的信息和技術;三是大數據,以及將數據轉化為有價值信息的分析能力;四是移動性;五是專業的人。
“互聯網+”的作用就是GE談到的1%的威力。GE工業互聯網提出了1%威力的概念,舉例來說,在航空發動機這個領域,如果能夠節省1%的燃料,未來15年可以給客戶帶來300億美元的節省。工業世界任何微小的改變都會帶來很大的優勢,GE把它叫做1%的威力。
消費互聯網是橫向的,是關于數以億計人的連接,而工業互聯網是垂直的,是指將行業深度的經驗,轉化為未來有用的知識,這就是“互聯網+”的力量所在。工業互聯網面向企業,如航空公司、設備公司、醫院等,衡量它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是否有能夠交付給客戶的成果,是否能提高生產力,是否能把信息轉化為更好的資產利用率、燃油使用率或是提高安全性。而消費互聯網則是把數以十億計的人們聯系在一起,像阿里巴巴、Facebook,就是把數以億計的人聯系在一起。
“1%的威力”帶來巨大優勢
GE所做的就是投資于人才和軟件分析能力。GE打造世界一流的合作伙伴關系,打造自己的生態系統。比如,GE的Predix開放平臺可以讓客戶自由在平臺上編寫自己的應用,進行分析。GE為每個產品創造數字方案,包括每一個發動機引擎、燃氣渦輪機都有自己的數字方案,并且把它們的能力和效率最大化。
伊梅爾特舉例說,通過軟件+控制(工業互聯網)這樣一個組合,既可以讓風電廠變成數字化風電廠,也可以讓航空公司的每一臺飛機發動機都能進行單獨的數據分析,提升燃油管理效率,還能讓醫院的醫療設備提升診斷能力和利用率。
GE也將工業互聯網應用于GE內部,提升運營效率。GE內部有個GE工廠(智慧工廠),將600億個傳感設備安裝在GE所有的機器上,在供應鏈中也同樣安裝了傳感設備,將所有的供應鏈打造成統一的數據庫,實現GE供應鏈的統一集中管理。
伊梅爾特還分享了他對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如何實現的四個體會:一是首席信息官將成為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是企業內部的IT領導者,既懂信息技術,也懂自動化技術,將會實現“互聯網+”在企業內部的滲透,更好地影響到企業未來的運營,推動速度的增加、成本的降低、安全的提升。
二是工業互聯網“1%的威力”,這小小的變化會帶來巨大的成果。
三是改變和創新商業模式,它能給客戶帶來更好的結果。
四是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將發生改變。今天的制造業就是數字化+信息推動生產力,所有這些都可以放到“互聯網+”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愿景下。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有如此獨特的地位,能夠在這些新工具的應用中獲得巨大收益的國家。未來工業設備和分析能力必然相連,工業公司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
另外在會上,GE公司與中國電信集團依據已經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啟動合作,宣布GE工業互聯網大數據軟件平臺與中國電信的電信基礎設施和增值服務對接,形成工業互聯網整體解決方案,推動工業互聯網在航空、醫療、能源、工業制造和其他相關行業的應用。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探索利用GE公司的Predix軟件服務平臺及相關應用,和中國電信的電話、互聯網接入及應用、移動通信、數據通信、視訊服務等多種類綜合信息服務,為目標客戶群提供應用解決方案。雙方還將開展影像云儲存、遠程醫療應用、智能制造、云計算等領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