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聯網促能源轉型
──訪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電力公司調研員李維建
要大力推動清潔能源發展,創新推動能源轉型升級。
中國電力報:請問今年兩會您帶來了哪些建議?
李維建:今年兩會我帶來了兩個建議。一個是《關于加快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能源轉型發展的建議》,另一個是《關于有序發展火電,加快推動能源綠色發展轉型的建議》。
中國電力報:在加快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方面,您有何建議?
李維建:基于我國能源發展現狀,我提出了《關于加快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能源轉型發展的建議》。首先,我國是世界第一大能源和電力消費國,但能源資源相對匱乏,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已達到60%和30%。目前全國75%左右的煤電裝機(發電量占全國的76%)集中在東中部地區,大大超出環境承載能力。其次,霧霾嚴重的京津冀魯、長三角地區煤電裝機分別超過1.3億、1.5億千瓦,占全國的15%和17%,單位國土面積煤電裝機分別為西北地區的13倍、26倍。長三角地區每年每平方公里二氧化硫排放量達到45噸,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0倍。所以,保障能源安全發展、清潔發展、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因此要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方向,加快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開發,加快構建基于特高壓的中國能源互聯網,實現全國能源優化配置,可以從根本上轉變過度依賴輸煤的能源發展方式和就地平衡的電力發展方式,保障能源安全、清潔、高效、可持續供應,滿足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需求。
中國電力報:在能源綠色發展轉型中,火電應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李維建:我之所以提出《關于有序發展火電,加快推動能源綠色發展轉型的建議》,是因為長期以來,由于能源配置方式過度依賴輸煤,我國電力發展方式以就地平衡為主,導致重復建設和投資浪費,煤電油運緊張局面反復出現,溫室氣體排放問題愈演愈烈,但清潔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從全國電力運行情況看,2015年1~11月份,全國新增發電生產能力9044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2338萬千瓦,其中火電4751萬千瓦、比去年同期多投產1346萬千瓦;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僅有3916小時,同比下降355小時,降幅比去年同期擴大94小時。從電源投資來看,2015年1~11月,火電電源工程投資達980億元,是過去五年火電投資最高的一年。從湖南的情況來看,2015年湖南電網全年統調火電平均利用小時3096小時,遠低于全國平均數;其中20萬千瓦及以上公用火電平均利用小時僅為2882小時,火電裝機規模“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凸顯。因此,必須進一步優化調整結構,促進清潔能源與常規火電和諧發展,推動我國能源綠色發展轉型。
中國電力報:針對這兩個建議,請問您分別提出了哪些措施?
李維建:《關于加快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能源轉型發展的建議》我提出了如下措施:一是大力推動清潔能源發展,高效有序發展各類分布式清潔能源。
二是創新推動能源轉型升級。開展技術攻關和聯合研發,在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上實現新突破,積極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三是推動加快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將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能源互聯網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總戰略。在國家層面制訂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規劃和人才計劃。
而《關于有序發展火電,加快推動能源綠色發展轉型的建議》包括:一要嚴格控制、有序發展火電。重點支持大容量、高參數、節能環保性能好的先進火電機組優先發展,并逐步關停、淘汰小容量、低性能、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火電產能。二要加快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建議在國家層面加強電力統一規劃,加快特高壓主網架建設,滿足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和消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