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風機認證主要參照IEC標準,該標準依據歐洲風況設計的,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目前我們正在和國家氣象局等部門合作,由財政拿出3個億,在全國豎了400個測風桿,對全國的風力資源進行詳細測量,將來將這些數據收集起來后,我們會對其進行統計分析,最終設計出中國自己的風況模型。以后風機認證不僅要符合IEC標準的要求,還要根據我國特殊的風況模型中進行評估,這樣才更符合實際,才能使風電設備更適合我國國情。
記者:國家有關部門多次表示,針對風電、太陽能等發電設備檢測的國家標準將盡快建立,相關檢測標準將是可再生能源進入市場的標準,您怎么看待這種表態?
秦海巖:針對目前風機制造行業過熱的情況,國家有關部門提出要采取一定的市場準入措施,那么究竟什么樣的準入措施最符合市場經濟?我認為,相比于行政審批、許可證制度,認證制度當然更加合理,是符合市場經濟制原則的,也是國際通行的市場準入制度。根據產業發展情況,國內以后應該考慮推出風機強制性認證,將認證作為進入市場的前提條件。
以葉片制造來說,目前國內已經有四五十家葉片制造企業。如果單從產品表面來看,很難判斷出葉片質量的好壞,簡單依靠測試也不行,一定要進行全面的,包括生產工藝在內的全面認證,才可以保證產品的質量。
中國風機認證首先要參照國際標準經驗,在與國際標準等同的基礎上,再將國內特殊風況等因素融入其中。風機認證技術要求比較高,中國自己的認證一定要注重質量,而質量需要認證機構技術能力的支持。除此之外,國家的相關標準也需要完善,而且認證制度要符合WTO等國際貿易規則,在這個范圍框架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