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小型風力發電機在整個風力發電市場中處于何種地位?年產量?
祁和生:根據我們分會的統計數據,2007年我國中小型風力發電機組(20千瓦以下)產量比上年增長了約9.6%,不足10%;相較之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產量的增長速度則已超過了50%,可以看到差距,同時也是發展空間。
記者:該市場的競爭狀況如何?
祁和生:上面談到我國小型風電機組生產廠達56家,生產的產品也很多,市場競爭比較激烈。我國的中小型風力發電機產品有較完整的國家標準,包括產品性能標準和安全標準,但市場上銷售的產品絕大部分沒有經過國家檢測機構的檢測和認證,有一些劣質產品充斥市場,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的惡性競爭環境。
記者:目前面臨哪些問題?
祁和生:繼續開展技術創新工作,在小型風電上應有一些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和突破,提高機組的技術含量。隨著市場拉動,小型風力發電機組產量增加,品種更加豐富,應當抓緊各類產品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工作,同時建立和完善小型風力發電機組的檢測、認證體系。生產企業應加強自律,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與可靠性,加強售后服務。滿足國內外需求。制定市場準入制度,規范整頓現有企業。加強小型風力發電制造行業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小風電制造行業的發展,靠政策、靠技術、靠質量、靠市場信息。定期組織技術交流會,更多更好的為會員單位服務,促進小風電行業健康發展。鑒于小型風力發電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應明確歸口部門。
記者:您認為國家出臺的風電扶持政策能否真正解決小型風力發電市場存在的諸多問題?
祁和生: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開始關注小型風力發電產業的發展,正在研究促進中小型風電機組發展的一些政策建議:
小風電已列入國家新能源發展規劃;支持行業協會著手調研小風電產業現狀;三部委推出的“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已啟動;全國示范推廣500兆瓦,主要是光伏發電,包括小風電,通知指出:在邊遠地區無電戶可采用風光互補發電,其國家補貼,由50%提到了70%;小型風力發電產業多年來在農村無電地區電力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小型風力發電機組并網應用在歐美國家已經推廣,這種分布式電源很有發展前途。作為農村無電地區中的一支可再生能源生力軍,我國小型風力發電產業還比較弱小,2008年全國小型風電產業的年產值只有5億多元。它在經濟上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政府部門的繼續關注和支持,否則會嚴重制約小型風力發電產業的發展。
記者:小型風力發電機市場的發展趨勢?
祁和生:中小型風力機與太陽能電池結合作為最合理的獨立電源可開發更多的應用領域,包括風光互補便攜式電源、風光互補泵水系統、風光互補增氧系統、風光互補供暖系統、風光互補海水淡化系統、風光互補景觀照明系統等等。隨著中小型風力發電機產品的多樣化,風光互補獨立供電系統在市政項目、邊防哨所、偏遠地區都有著極廣的應用前景。
德國和日本的太陽能屋頂計劃大大促進了太陽能電池產業的發展。但是在英國等陽光資源不好的國家,正在推廣風力發電機屋頂發電計劃。在家庭安裝中小型風力發電機并網發電,可節省輸配電系統,改善電網結構,是分布式電源的理想方式。因此,中小型風力發電機并網發電系統將會是小型風力發電機市場未來的又一技術趨勢。
根據國外小風電的應用推廣經驗,中小型風電機組直接并網發電既經濟又可靠,只要有風、有電網的地方都可以并網,對電網的沖擊也小,所以應加大中小型風電機組并網的相關技術及標準的研究和示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