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陸地”到“海洋”,風電開發市場潛力巨大
記者: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適應大規模跨區輸電和新能源發電并網的要求,加快現代電網體系建設。”同時還明確提出“加強并網配套工程建設,有效發展風電。”這對于風電產業發展意味著什么?
史立山:“有效發展風電”的提法很好,這表明國家已考慮到風電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即并網問題,并在“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從電網建設著手解決這一問題。同時,我注意到,國家電網公司日前也明確提出,將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堅強智能電網建設步伐,在更大范圍消納風電,各有關方面都在著力解決風電發展面臨的新問題,這個問題會逐步得到有效解決。
此外,對于風電產業另一問題——即裝備制造業“散”和“亂”的問題,近兩年來也開始向好的方向轉變。一份行業分析報告顯示,2010年華銳、金風、東汽三家風機制造商新增市場份額總和達到56.8%,累計市場份額則為56%,與上年相比三家企業的市場份額總和上升1.5%。這表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國風電裝備制造業集中程度再提高,企業實力不斷增強。這些都將為“十二五”中國風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記者:按照“十二五”規劃綱要,我國將“建設六個陸上和兩個海上大型風電基地,新建裝機7000萬千瓦以上。”這意味著,在“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將保持平均每年不低于1400萬千瓦的速度增長。我國風電市場的潛力究竟有多大?
史立山:目前我國風電開發主要集中于陸上,海上風電開發去年剛剛啟動。按照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海上風電將建成500萬千瓦裝機。也就是說,中國風電建設將由此進入“海陸并舉,全面發展”的新階段。
經國家氣象局對風能資源的評估表明,我國陸地70米高度的風能資源達26億千瓦,海上風能資源尚沒有具體的評估數據,但初步分析也有上億千瓦,我國風能資源十分豐富。到2010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為4473萬千瓦,不到可開發風能總量的2‰。由此而言,我國風電開發市場潛力極為可觀。
從“千瓦級”到“兆瓦級”,風電大機組時代來臨
記者:近年來,中國風電不僅裝機規模增長迅猛,而且單機功率也呈現不斷增大的趨勢。有業內專家此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風電機組大功率化的方向實際上受到政府的鼓勵。那么,您是否認為風電產業正在步入“大機組”時代?您認為單一機組多大更符合未來風電市場發展?
史立山:從世界范圍看,隨著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風電制造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風電機組的單機容量也在不斷增大,風電機組大功率化趨勢實際上是科技進步的結果。在20世紀90年代,“千瓦級”風電機組占據市場主流。2000年以后,“兆瓦級”風機制造技術日益成熟,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海上風電開發的啟動,大型兆瓦級機組開始受到市場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