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電量體制不順 價格機制不合理 風能分布不均 電網配套規劃不足
我國風能產業在近些年經歷了高速成長,尤其是在發展的最初五年,增長速度甚至一度保持在百分之百。2012年年底,我國風電裝機達到了7500萬千瓦。僅用了短短幾年,就實現了風電裝機規模的世界第一。
然而與此同時,我國風電行業也出現了另一個讓人尷尬的第一,那就是棄風限電也達到世界第一的規模。據統計,2011年我國棄風電量達到了100億千瓦時;2012年達到了200億千瓦時。按照火電廠發電耗煤水平來估算,相當于有將近600萬噸的煤炭被浪費掉了。
有業內人士坦言,棄風限電既導致了大量清潔能源白白浪費,也使風電企業的經濟收入受到了較大影響,致使整個產業鏈資金流動性不足,不少開發商因此虧損較重,行業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一家風力發電公司負責人曾表示,該公司位于內蒙古的一個電廠,在2009年經歷了少量限電,2010年出現大面積限電,2012年情況有所緩解。在最嚴重限電的一年,限電比例竟達到了40%左右,這對于一個發電企業來講是非常嚴重的,企業已經無法承擔,當年就出現了嚴重虧損。這位負責人表示,限電為企業后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在近期舉辦的201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與會的電網公司、風能企業、協會的各個專家對制約我國風能產業發展的原因,作了集中探討,認為現今產業發展面臨多重難題亟待解決。
第一道坎兒:計劃電量體制不順
目前,我國各省每年對于各類能源發電的使用量都有計劃指標。對此,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各省計劃電量的問題,是制約風電消納很大的瓶頸,當然電網公司也有自己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