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行業低迷“霧霾”籠罩的風能產業在2014 年初開始慢慢出現撥開迷霧見晴天的跡象。
2013 年風能市場沒有明顯活躍火爆的表現,但2013 年全國風電項目布局得到優化,“三北”地區棄風限電情況有所好轉,中東部和南部地區風電加快發展,補貼力度進一步提高,風電設備制造業顯現復蘇跡象;整機制造隊伍不斷優化提高,開發企業盈利情況普遍好轉,產業鏈各環節都在經歷變革,這一切在潛移默化中為未來的產業經濟增長做著鋪墊。
從2013 年底開始,風能企業訂單開始出現增長,金風科技、聯合動力、明陽風電、重慶海裝、遠景能源、湘電風能等公司披露的訂單合同增長,以及天順風能、永濟電機、科諾偉業等零部件企業銷售收入增加、盈利水平提升等現象都說明設備制造商都感受到了行業回暖的氣息。
2月份,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十二五”第四批風電核準計劃,項目總裝機容量為2760萬千瓦,無疑為國內一度陷入低述的設備制造市場注入了新的動力。從2011 年至今,“十二五”風電項目審批規模已累計超過1 億千瓦,到2013 年底已核準但未開建的風電項目達到約7200 萬千瓦。這一數字將在“十二五”收尾的2014 年和2015 年集中放量開建,設備制造環節各企業信心和業績將得到大幅度提振,行業將在這關鍵的兩年間取得長足的進步。
無論是從市場方面得到的反饋還是政策方面國家有關部門對風電產業的扶持力度都可以看出,經過了一段低迷和調整的時期,風電設備行業正在迎來又一輪大發展的機遇,前景一片光明。
2013年行業復蘇態勢初現
2014 年1 月13 日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提出2014 年風電發展目標為1800 萬千瓦,明確了風電增長水平。
2013 年,國家能源局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制定了新的能源發展戰略,明確了風電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加快風電行業管理職能轉變、簡政放權,加強風電產業監測和評價體系建設,有序推進風電基地建設,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棄風限電問題,使風電產業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勢頭。
2013 年,全國新增風電并網容量1449 萬千瓦,累計并網容量7716 萬千瓦,同比增長23%;年發電量1349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風電利用小時數達到2074 小時,同比提高184 小時;平均棄風率11%,比2012 年降低6 個百分點;全國新增核準容量3069 萬千瓦,累計核準容量1.37 億千瓦,累計在建容量6023 萬千瓦。
2013 年,全國風電項目布局得到優化,“三北”地區棄風限電情況明顯好轉,中東部和南部地區風電加快發展,補貼力度進一步提高,風電設備制造業加快復蘇,出口風電機組338 臺、總容量65 萬千瓦,出口國家擴展到美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21 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