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三北地區的風電場內部收益率更容易的達到10%以上。低風速風電場常常要為10%的內部收益率而努力。資源密度更少,環境、地形更加復雜,企業不得不為了1%甚至是0.1%的內部收益率提高而付出更高的成本。
在2017低風速前沿技術與應用創新論壇上,開發商、整機商和總包商都為低風速風電場如何實現更多的發電量、更高的收益、更好的穩定性提出了諸多的方法。
更精準的測風、更詳盡的選址、更細化的機組選型、信息化程度更高的管理和運維……用八仙過海、大顯神通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用一位開發商人士的話說“以前在三北工作做的粗糙點怎么也能賺錢,但是在低風速地區,容不得你一點點的馬虎。”
在論壇上,業內專家、開發商和整機商也毫不避諱,提出了很多行業內現存的諸多問題。例如現在流行的“帶方案招標”,就存在不少問題。“以發電量的多少位評判依據,如果發電量里面有水分,就存在不公平競爭的問題。制造商還是需要對項目未來幾年的發電量做出保障和評估,業主再根據實際數據進行判斷與協商。”南方復雜多變的地形與氣候環境,也使得“帶方案招標”對業主帶來的便利性和高效在低風速地區大打折扣,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需要企業更多的探索與嘗試。
低風速時代已經避無可避的到來了,盡管更多的是被動,但這注定會是十三五期間風電開發的主戰場。在這個風電發展的過渡期,能否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低風速市場,是檢驗中國風電行業成熟穩健與否的核心考題。
最后,感謝聯合主辦單位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單位華夏幸福、中車風電、IBM對2017低風速前沿技術與應用創新論壇的支持。
不要走開,彩蛋就要到了噢
在低風速開始展露頭角的時代,《能源》雜志和領航智庫聯合權威機構共同評選了“2016全國十佳低風速風電場”和“低風速時代十大技術創新獎”。
獎項的評選,綜合考慮了各開發商電場運行的詳細數據,各整機商和總包商的技術細節以及實際應用情況,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由權威人士共同選出。
我們希望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低風速風電場涌現出來,也希望越來越多的自主知識產權技術能夠對中國風電產業的發展起到更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