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技術現狀
我國自1983年山東引進3臺丹麥Vestas55kW風力發電機組,開始了并網發電技術的試驗和示范。“七五”至“九五”期間國家把風電機組列為重點攻關項目,并制訂了一些優惠政策,鼓舞我國風電廠的建設士氣和制造業發展風電機組生產技術的熱情。1986~1993年,全國共建12個風電廠,裝機容量達到13300kW,年均裝機1662.5kW;1994~1999年,全國風電(包括21個風電廠)共裝機249050kW,年均裝機41508kW。
我國風電廠新裝風機的單機容量經歷了階躍式發展。1992~1996年主力機型為200~300kW機組,1997~2002年則為600kW機組。
我國風電機組中單機容量在310.1~749.9kW的占絕大多數。這是我國1997~2002年風電發展所取得的成果。
截止1999年底,我國風電廠共安裝國產機組29臺,總裝機容量8350kW,機組臺數和裝機容量分別占全國風電的4.9%和3.2%。目前風電廠安裝的國產機組生產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行科技攻關的樣機或后續生產的幾臺機組,由于技術和質量問題,需要繼續改進;另一種是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或與國外廠商合作生產的,部分部件用國產的替代,如輪轂、發電機和塔架等,且基本上能夠正常運行。通過支付技術轉讓費引進全套制造技術或與國外公司合資生產等方式。我國目前基本具備生產600kW機組的能力,國產化率可達90%。
我國從1984年研制200kW風電機組到現在已經過了20多年,國產風電機組在我國尚未占有一席之地,可見完全靠自己研制來提高風電機組制造技術是很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