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發展改革委、楊凌示范區發展改革局、西咸新區經濟發展建設局、韓城市經濟發展局,各有關單位:
加快太陽能、風能為主的新能源發電產業發展,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對有效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增強我省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省新能源產業發展較快,在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已初具規模,但與要充分發揮全省新能源資源潛力和產業制造優勢還有較大差距。根據國務院12月19日常務會議精神和省政府11月5日第105次專題會議紀要關于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有關要求,現就我省加快新能源發電產業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我省具備加快風能、太陽能為主的新能源發電產業的良好條件。一是經過近三年不懈努力,現已查明我省陜北、渭北等地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具有大規模開發資源基礎。二是隨著新能源裝備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新能源發電成本逐年下降,尤其較低風速和較少光照的較差資源逐漸被納入可利用的范圍。三是為推進新能源發電產業快速發展,近期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電價形成機制日趨完善,上網接入得到有效保障。
二、按照“十二五”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搶抓機遇,促進全省新能源產業再上新臺階。以風電、光伏發電為重點,加大非化石能源資源開發力度,進一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以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為依托,通過集中布局,規模化開發,實現新能源裝機由原規劃的700萬千瓦到1100萬千瓦的躍升。以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大力推進新能源發電產業由陜北向關中、陜南地區全面展開。
三、大力推動光伏發電規模化建設,帶動全省光伏產業實現新跨越。一是在陜北煤礦采空區和荒灘荒草地開展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建設,推動大型地面并網光伏電站全面啟動實施。二是在關中地區充分利用各類園區、公共建筑等可利用面積,大力推行太陽能光電建筑一體化和工業園區、設施農業等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三是陜南地區結合移民搬遷和現有園區廠房屋頂,積極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四、搶抓有利時機,推進風電集中式和分散式并舉的開發新格局。一是加緊實施一批裝機20萬千瓦規模的大型風電場,推動陜北百萬千瓦風電基地加快建設,確保靖邊、定邊建成新能源百萬千瓦裝機示范縣。二是及時總結我省建成全國首個分散式風電場的建設和運行經驗,充分利用省內負荷集中、電網接入便利等優勢條件,在全省范圍內穩步推進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建設。三是加快秦巴山區高山風場示范工作,推動陜北、渭北低風速示范項目全面實施,盡快建成一批平均風速在6米以下的風電項目,成為國家低風速開發示范的重要省份。
五、按照大中小并舉的原則,推動全省水電建設再上新臺階。一是著力推進白河、旬陽大型水電工程建設,全面完成漢江干流梯級開發。二是積極引導多種所有制經濟主體參與小水電開發,按照“小流域、大生態”理念,推動丹江、南江河、嘉陵江等流域梯級開發全面實施。三是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啟動黃河北干流甘澤坡、古賢和磧口開發,力爭甘澤坡水電項目在“十二五”開工建設,加快完善商洛鎮安抽水蓄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確保2013年場前工程開工。
六、積極理順要素條件,開拓新能源發電市場。鼓勵引導全社會支持新能源產品消費,擴大市場規模。大力促進新能源的分散式、分布式開發,為新能源市場開拓新的渠道。完善新能源配套電網接入,加快以定靖區域為主的330千伏骨干電網工程建設,在電網未覆蓋的地區建設新能源項目,鼓勵發電企業先行代建接入系統。積極推動電網智能化改造和新能源發電控制技術提升,實現新能源電力的友好接入,確保電網運行安全。電網公司要按照可再生能源優先原則優化運行調度方案,提高新能源電力消納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