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網站訊 由金融界網站攜手聯合證券主辦的“中國能源變革與投資機會論壇”15日在北京漢華國際飯店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協辦,清華大學EMBA項目提供專業學術支持。在本次論壇上,政府官員、能源專家、眾多上市公司和機構投資者齊聚一堂,圍繞新能源投資的機會和風險進行一場高水平討論。以下為論壇下午文字實錄。
主持人:歡迎回到由金融界網站與聯合證券共同主辦的“中國能源變革與投資機會論壇”,我是金融界網站的主持人范曄。新能源產業的市場前景是不可估量的,接下來演講嘉賓
將為我們解讀新能源產業政策,幫助大家了解新能源行業的市場前景。
首先有請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毛宗強先生上臺,毛教授的演講主題是《氫能技術進步和應用路線圖》。
毛宗強:
各位代表,各位專家,下午好!
我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金融界網站舉辦的這個關于能源討論的會議。我今天想把我的一些看法和大家匯報一下,我報告的題目是《氫動力技術現狀及商業前景》。
我覺得既然講新能源——氫,之前還是稍微把氫的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下。氫在地球上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最主要的就是水,再就是甲烷。水直接加熱,或者是間接加熱都可以化為氫。這樣能源就和水進行作用,就會生成氫,現在的氫主要是做化學工業使用,將來可以應用在各種各樣的地方。它可以發出電,開各種車輛,可以給工廠使用,也可
以給家庭使用。氫不管怎么使用,作為燃燒也好,發電也好,最后氫都會和氧化合成水,又回來了,所以又是二次能源。
氫有幾個很大的特點:
1、來源廣,只要有水就可以。
2、氫的存儲密度。
3、氫來自于水,最后又變成水,給它能量,放出能量又變成水。
氫的這些性能,所以使氫在新能源相關都有很密切的關系。
實際上能源的趨勢大家很清楚,一開始都是柴,1860年左右第一代能源替代是煤,后來是石油,最后是天然氣上來了。這些燃料里面氫原子和碳原子比的話,天然氣是4個氫一個碳,到最后是純氫,趨勢是去碳化。現在的碳引起了氣候的變化,引起了溫室氣體大量的排放,所以大家呼吁用無碳或者是少碳的趨勢。
這個組織是2003年成立的,由16個國家和地區2003年在美國成立的,叫做氫能國際伙伴計劃,這是一個政府間的組合,各個國家兩年一屆,輪流替換。這幾個國家加在一起超過了全GDP了85%,這些國家的人口達到35億,溫室氣體排放占了世界的2/3。這些國家團結在一起推動氫能,使2020年使氫能技術市場化。
美國的態度:
美國過去的態度很明顯,布什很支持,做了各種講演。布什代表了石油企業的利益,但是還是要投資搞氫能。奧巴馬現在要削減氫能源的預算,美國人認為這是他的游戲。
德國政府從07—2016年要明確的投資14億歐元。就是要做氫和燃料的釋放。而且為了專門成立一個NOW公司。
日本因為能源很缺乏,它對氫能一直就很重視,有一個計劃叫做WE—NET投了大量的錢。日本在氫能技術投的錢超過了美國投的錢。最近一個消息,2008年日本才開始有的一個計劃,日本人提出的這個計劃是組織了全國的專家,挑了21項技術。他們認為用這21項技術日本要優先發展。他發展的技術就可以在2050年的時候把日本現有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減
少到現在的一半。二氧化碳現在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僅僅是污染的問題,現在也變成了一個政治問題。我們國家的能源70%來自于煤炭,我們排放的二氧化碳名列世界第二,但是西方媒體認為我們是第一,總而言之我們的壓力很大。日本就開始注意這個事情,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出了21項技術。
這21項當中跟氫直接有關的有3項,排在第8的燃料電池車,排在第15的燃料電池家用電站,第21項談到了氫能的生產、儲運。這3項是明白無誤的告訴我們跟氫有關系。第3項講到了CCS,講的是化學工業用的時候要把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儲存起來。第12項,新的方法煉鋼,不要再用那么多的焦炭,而要用氫氣。從這個技術里面可以看到,21項當中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