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在剛剛閉幕的2014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針對風電電價調整問題,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呼吁政府有關部門,不要急于調整風電電價,不要出臺“斷崖式”政策。
“2007年時,風電場的造價大概是8000-9000元/千瓦,現在還是8000元/千瓦左右”。李俊峰分析稱,隨著技術進步,風電成本下降是事實。但隨著待開發的優質風資源越來越少,開發成本也在提高,特別是開發新的風電機組機型,比如海上風電、低風速風電等,都增加了成本。而且環保和土地開發的成本,也越來越高。裝備成本下降和開發安裝成本的提高相抵消,風電成本并沒有實質性的下降,實質的開發成本基本是持平的。
此外,風電開發融資成本也在增加。“大的央企還是6%以下的貸款利率,民企加上各種財務費用,可能會達到7-8%?,F在風電場開發,一般要求回報率是10-12%,國資委[微博]對央企的要求是12%,在這種條件下,很難達到這個指標”。
李俊峰還表示,可再生能源電費的結算是分兩步進行,基本電費結算后,補貼部分至少要拖一年以上。“比如財政部只能補發去年9月30日之前完成的,現在已經是10月份,已經拖了一年。之前那一年里面,至少有半年時間,所以平均是一年半時間”。這種拖延滯后,也增加了企業的資金成本和壓力。
而風電機組的利用小時數難有大的提高,多年來一直存在的棄風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