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部在近期完成的一份內部報告中,對新能源產業“產能過剩”的說法表示了質疑。
此前的8月26日,工信部、發改委在其 《200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中指出,太陽能、風能等新興產業重復建設、無序上馬的問題非常嚴重。
對此,科技部相關官員和專家經過近一個月的調研,將報告提交到了科技部高層領導面前。知情人士透露,科技部報告得出結論認為,“產能過剩”的判斷有失公允。
工信部報告:新能源產能過剩
據悉,《200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是由社科院下屬研究所編制,數據來源大多為公開信息的集納。以光伏產業基礎原材料多晶硅為例,一些媒體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國內已立項的多晶硅項目超過50個,投資規模將超過1300億元,總產能超過23萬噸。一些專家認為,這些產能已經“超出了全球總需求的兩倍”。
據悉,日前工信部和發改委也已派出多個調研團隊奔赴地方,摸底光伏產能。2008年以前,國內光伏玻璃生產線只有4條,但2008年至今上了40條。科技部的調研也承認這一點。
科技部:官方指的是規劃產能
科技部調研的結果顯示,媒體和官方采信的都是規劃產能,與實際產能相去甚遠。
在前述50多家多晶硅企業中,實際能夠生產多晶硅的僅10余家,實際投入運營的產能更是僅1.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