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風能產業發展,推動能源戰略轉型”,10月19日~21日,2016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16)隆重召開。
展會上,中國中車、華銳風電、遠景能源、東方風電等風電整機企業,葉片、塔筒、齒輪箱等制造企業,風電塔筒升降機、油品供應商等風電上下游企業展出了各自在風電領域的最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隨著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的進一步擴大,風電裝備成為“中國制造”的又一張名片被輸送到全球各地。
將風電設備打造為新的支柱產業中國中車已經具備成熟完整的風電產業鏈布局
“中國中車是全球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也是中國高端裝備最具代表性的產業集團之一。立足于創新、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中車”)努力將風電產業打造成為另一個支柱性產業,打造成為全球風電領域的嶄新名片。”本次風能展上,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孫永才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近年來,中國中車充分把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積累的技術和產業優勢延伸到風電產業,在集成和協同研發以及提升產品質量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
構建了涵蓋風電整機、風電電機、齒輪箱、風電葉片、超級電容、風電變流器、減振器件、塔筒等較為完整、具有競爭力的風電設備制造產業鏈,并建立了風機半實物仿真實驗室和3兆瓦全功率整機試驗臺,已經布局株洲、濟南、天津三個風電整機制造基地,四個系統配套企業,不僅擁有完整的陸上風電整機產品線,還研制出適應特殊環境的高原風機、低風速風機等特色風機,并擁有成功運行經驗,形成了完整的企業鏈、技術鏈、產業鏈。
此外,中車風電產業鏈還拓展到了風電場開發及運維服務的全產業鏈兩端,設備制造與風電場開發、運維服務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完備的風電設備制造產業鏈,使中國中車的運維服務在技術、備品備件成本等方面上具有顯著優勢。
高海拔風機成套技術
高海拔風機成套技術成功地借鑒和移植了軌道交通領域在高海拔環境條件下的工程經驗和設計準則,對風機電氣系統、熱系統、防雷系統、控制策略、紫外線防護等進行了全面強化和優化設計;
低風速風機成套技術
低風速風機成套技術憑借深度優化的整機系統方案、面向低風速區域的葉片設計、先進的載荷管理、豐富的可選塔筒高度以及可重構的控制策略,使低風速風電項目的價值得到充分挖掘。
裝備上述技術的高海拔機型和低風速機型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國內外早期機組產品在適應性方面的不足,對提升風電項目經濟性、促進產業技術升級起到了關鍵作用。
近年來,伴隨著從設備供應商到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中國中車進一步打造了微觀選址與機型匹配集成優化設計、特定場址控制策略定制、風電資產管理三位一體的風電項目全生命期盈利最大化解決方案windProfitTM,通過有效保障項目設計品質,深度挖掘潛在盈利空間,并支撐運行期項目控制風險、提質增效,windProfitTM可使風電項目年發電量提升5%~10%。
近年來,中國中車風電裝備產業蓬勃發展,營業收入由2010年的53億元上升至2015年的134.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22%以上。在談到如何將風電產業打造為中車軌道交通以外新的支柱產業時,孫永才介紹說:
一是要理順產業運營和管理機制,整合中車風電資源,打造中車風電整機產業發展平臺;
二是要加強技術資源整合和引進,實現風機裝備質的提升;
三是強化差異化競爭策略,加快特色風機產品研制步伐;
四是積極開拓風資源、運維、海上風機和國際市場等。
企業看臺
中國中車發布其WT2000D121及系列風電機組產品、WT2500中低速風電機組
新技術、新產品、新運維、新戰略
華銳風電首次公布新一代大型海上風電機組SL8.X系列產品
“我國風電行業真正進入了調整轉型期。”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銳風電”)總裁徐東福在大會企業家論壇上表示,通過真正實現市場化來調整電價,對實現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對于企業來說,如何在這個大調整過程中實現持續生存是重要的問題。
本次展會上,華銳風電展出了智慧軟件產品、新一代2兆瓦、3兆瓦、5.X兆瓦風電產品、智能運維技術,首次公布了新一代大型海上風電機組SL8.X系列產品的最新研發情況和未來發展布局,并獲得由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對SL2000/121風機現場頒發的設計認證。
從新戰略、新技術、新產品和新運維等多個層次展示了華銳風電的最新動態,體現了華銳風電新一代管理層“重塑華銳,力臻卓越”的決心和打造國內領先的新能源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的信念。
早在2014年,華銳風電就完成了國家科技部“863計劃”10兆瓦大型海上風機技術研究,為新一代大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的研發推出奠定了基礎。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經驗的成熟,通過制造高穩定性大型風電機組,降低安裝和維護費用、提高發電效益成為全球風電行業發展趨勢。
“在10兆瓦技術基礎上,華銳風電正在著手SL8.X大型海上風電機組技術的研發工作。”華銳風電研發總監馬文勇介紹說,當前國際海上風機的普遍趨勢是向7兆瓦、8兆瓦級風機發展,但這些機型是只適應歐洲風資源的I類風機,無法滿足我國海上II/III種類風資源多、臺風多發的特點。
華銳風電SL8.X大型海上風機具有葉片重量輕、載荷小、電網適應性好、結構緊湊、及時預警、易維護、維護成本低等特點,將具備功率等級在8兆瓦~10兆瓦可變、適應各類風區、具備臺風生存能力等特點,充分適應未來我國海上風電市場需求。在已有的研發積累和運行經驗基礎上,SL8.X系列風電機組將有望趕超國際前沿風機制造技術,助力我國風機大型化技術發展。
基于大數據平臺和“互聯網+”技術優勢,華銳風電研發的總部級智慧產品包括了氣象和風資源服務、風電場功率預測、風機大數據分析平臺、信息化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等。系統級智慧型軟件涵蓋了中央監控系統、能量管理平臺、遠動系統等和現場運行相關的所有軟件。
兩大智慧產品對于完善風機可靠性、提高風機發電效率、提高運維服務水平具有顯著提升作用,而此次展出的第二代華銳風電2兆瓦、3兆瓦和5.X兆瓦風電機組也融合了最新智慧技術,是華銳風電集多年研發和運行經驗打造的明星級產品。
其中第二代SL2000/121風力發電機組具有性能可靠、運維便利、可利用率高等性能,在低風速區域發電量優勢明顯,并獲得了北京鑒衡認證中心的設計認證。第二代SL3000/130/139風機具有更高可靠性和更低度電成本的優勢,在低風速區域發電優勢明顯。5.X兆瓦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在三年批量運行中,發電效率優勢明顯,平均可利用率達98%以上,融合了最新智慧發電技術,作為5兆瓦~6兆瓦級風電機組的最佳配置,可以充分滿足中國近海需求,將是華銳風電未來鞏固海上市場的主打產品。
隨著大批風機走出質保以及風電行業幾年來的蓬勃發展,風電后運維服務市場的興起受到業界廣泛關注。華銳風電也于今年成立了專門的運維子公司——銳源風能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正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整合華銳風電成立10年來積累的10T風機數據、2T測風塔數據以及在全球240個風場的實時運行數據,建構主動智能運維模式,實現運維效率、運維可靠性的提升,最終達到降低度電成本的效果。
企業看臺
中際聯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風電塔筒升降機(免爬器)
為風電全生命周期提供氣象服務產品遠景能源與眾多電力企業簽訂智慧風場孔明氣象聯盟協議
10月19日,全球領先的智慧能源管理公司———遠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遠景能源”)攜其最新的智慧風場孔明氣象服務產品強勢登陸北京風能展,并聯合華能、華電、國電龍源、中廣核、國家電投、神華、中核、中節能、河北建投、國電山東等十余家客戶及無錫超算中心共同簽訂了智慧風場孔明氣象聯盟協議,未來將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氣象解決方案應用產品,幫助風電場實現智能化設計和管理。
風電行業的發展,基于軟件定義業務能力和智能設備,立足集團化業務優化與價值整合的理性價值投資階段已經到來。
智慧風場孔明氣象服務產品是遠景能源基于全球風電資源監測數據網,融合遠景能源對風電行業的深刻認知,并整合全球氣象行業資源和全球氣象應用實踐經驗推出的服務于集團客戶的風電全生命周期的氣象服務產品,其核心競爭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遠景能源擁有全球最大的能源管理平臺,平臺上運行超過5000萬千瓦的新能源資產,并構建起了全球風電氣象監測網絡,巨大的新能源資產實時運行數據庫,將幫助孔明氣象服務產品有效地閉環氣象預報誤差,持續提升預報精度。
二是遠景能源在全球大氣科學研究的前沿——美國科羅拉多建立空氣動力與氣象研發中心,目前有超過40位頂尖氣象與流體專家,致力于整合全球氣象網絡資源,打造高精度的孔明氣象模式引擎。
三是遠景能源牽手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建立孔明氣象服務的計算資源與數據資源的有效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