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是全球發展海上風電最早的國家之一,擁有豐富的開發經驗。日前,丹麥能源署(Danish Energy Agency)發布報告,全面介紹了該國海上風電發展的相關經驗,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本刊分兩期刊登該報告,以饗讀者。
海上風電招標
丹麥議會以廣泛多數通過了一項政治決議,到2020 年,海上風電裝機翻一番,陸上風電裝機得到顯著增長,確保丹麥50% 的用電量源自風電。
通過海上風電招標程序,有望新增135 萬千瓦裝機容量。招標程序高度開放、透明。
招標區域為海上風電空間規劃過程中篩選出的場址。其他政府主管機構參與新建海上風電場址的篩選過程并批準最終報告,這是對該場址確定性的承諾。它反過來將為投資商提供保障,也可以使其了解場址信息。
在項目招標前的規劃階段,丹麥輸電運營商負責開展環境影響評估、地質物理調查及一些巖土工程調查。對場址物理特征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深化對場址的認識,幫助投資商深入了解在招標程序中可選取的技術方案。開展這些早期評估和勘查是為了縮短審批時間,幫助申請人提供基于實際成本的更優報價。與此同時,這些評估和勘查行動還為競標者提供高投資保障,進而削減風險。
前期地質調查的目的是,了解地質狀況、二戰時遺留下來的未引爆炸藥及其他人為障礙、生物學特征及海底海洋考古物體的相關信息。
前期勘查將包含在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中,以優化海底輸電線路的規劃和建造。此外,前期勘查還將提供風電場設計要求的信息,包括基礎類型的選擇。
前期勘查結果將在完成招標流程之前適時公布,相關成本則由取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承擔。
與此同時,另外一個重要部分是海上升壓站與海底電纜項目,輸電運營商將負責該環節的規劃、投資及采購。這必須在海上風電場建成和投運前完成。如果未完成,那么業主有權要求輸電運營商提供賠償。
HornsRev III 和 Krieger’s Flak 被視為是最適合進行公開招標的場址。這兩個區域的平均風速達到10m/s,良好的風況使得年滿負荷運行小時數有望達到約4000 小時。由于場址的水深達10m—35m,且與海岸相距22km—45km,實現了經濟性與海岸線視覺影響之間的平衡。
招標文件中將提供4 項必要許可證草案:前期勘查許可證、海上風電場建設許可證、發電許可證及發電上網許可。
在完成招標程序后,被授予特許經營合同的企業或聯合體可獲得前期勘查許可證和海上風電場建設許可證。前期勘查許可證允許中標企業或聯合體開展進一步的巖土工程和地質物理調查作為補充。
與此相類似,獲得海上風電場建設許可證的企業或聯合體能夠開展詳細的規劃活動,進一步籌備最終項目。在啟動建設工作前,最終項目必須獲得批準。
此外,企業或聯合體也需要獲得在某一特定區域開發風資源以進行發電并網的許可。一般在建設工作啟動后(不得晚于首臺機組完成并網后)發放發電并網許可。此外,需要記錄建設許可證的相關條款遵守情況。
在并網前,必須獲得發電上網授權許可,這需要企業具備一定的技術和財務能力。
以上提及的所有許可證均以許可證草案的形式包含在由丹麥能源署發布的投標規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