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7日-20日,202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1)在北京新國展隆重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最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
本屆大會以“碳中和——風電發展的新機遇”為主題,歷時四天,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高峰對話、創新劇場以及關于“國際成熟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國際新興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風電設備智能運維論壇”“碳達峰碳中和加速能源轉型”等不同主題的15個分論壇。能見App全程直播本次大會。
在19日下午召開的風電行業人員安全培訓研討會暨GWO安全論壇分論壇上,鑒橫認證中心張廣磊發表了《GWO新標準解讀及標準動態》的主題發言。
以下為發言全文:
張廣磊: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同仁,各位領導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北京鑒橫認證中心的張廣磊,也是GWOAOT的審查員,參與我們公司全部的GWO的項目。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GWO新標準解讀及標準動態。
第一部分是塔架升降機使用者。這個標準是GWO在2021年的4月1日進行發布的,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起承重量大于等于0.5噸的電梯或者升降機才算是特種設備。風電行業所用到的升降機,基本上都是在0.5噸以下,所以說風電行業,從這個角度來看,不算是特種設備。雖然如此,但是運維人員在運維作業過程中使用升降機,依然會面臨很大的風險跟危險。市場上常見的風電升降機主要分為三種,首先是線控式,其次是齒輪調試,最后是固定式。
LU在標準發布的半年之內,全球范圍之內共有九家TP取得了培訓標準的資質,其中包括中國的兩家機構,分別是優利康達還有江蘇金風。需要特殊說明的是LU是持久性的資格證書沒有咬合期。這個是標準中這么規定的,但是根據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這一個點對于培訓機構來說是一個風險。尤其是在培訓機構給外部的人員去培訓的時候,機構可能很難管理,所以培訓機構應該重點關注這一個標準點,重點關注以下五個方面:教師資源,設備設施,培訓課程,培訓方式以及培訓場景。
首先第一部分是教師資質,GWO關于教師能力和資質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一些約束條件。第一條,教師應該具備至少100小時的專職教學經驗。第二是教師一定要了解風電行業以及安全方面的相關知識,熟悉風力發電機組工作條件和結構布局,包括機艙、充足、塔架以及升降機的組成部分。第三關于標準的,教師一定要熟悉LU的培訓標準,能夠獨立完成理論和實操的授課。前三條關于教師能力的一個要求,第四條是GWO關于教師資質的特殊要求,標準中一共給出了兩個方式,方式一培訓機構應該讓老師完成參加培訓,觀察培訓,聯合授課以及在另外一名教師的監督下去完成授課四個步驟。經過這四個步驟之后,教師就可以按照標準的要求取得了資質。方式二是GWO在2020年4月1日新修訂的標準中給出的另外一個方式,這個方式針對新的培訓機構。其實這還隱藏一個方式三,將方式一和方式二進行一個結合。教師應該去參與到能夠保持他的能力持續提升或者持續保持的方案,且完成教師年度考核,這一條就是培訓機構應該對教師的繼續教育進行一個控制。最后一條就是教師應該遵守GWO的行為準則。以上內容是關于教師資質比較寬泛的條款,GWO在這些內容的基礎上建立教師的管理流程。
第二條設備設施。同理跟教師一樣,設備設施也應該建立對應的管理程序,包括設備設施的采購,驗收、點檢、保養、維修等。把設備設施分成三類,一個是理論的設備,應該布局合理,使學員保持注意力。第二就是實操的設施目的主要是相應場景的一個模擬。第三是培訓的設備,種類齊全,數量充足且安全。
標準中具體的一個設備設施清單。首先,第一個是關于升降機的工作,或者是原理的圖紙。第二條是升降機,包括了連鎖鑰匙,操作手冊以及日常檢查清單等,這臺升降機標準中給出的這個高度寫的是約4-6米。標準中顯示,升降機使用者培訓是多品牌的,涵蓋了各種電器的類型和引導系統。所以要求培訓機構盡可能多的收集不同品牌包括了照片、視覺效果圖、操作手冊以及日常檢查表。最后一項是PPE,最主要的肯定就是安全帶、雙鉤、頭盔。必要的時候還會配其他的一些像勞保鞋、護目鏡、手套等。配備這些設備,實驗機構申請這個基本能滿足標準的要求。
培訓課程。升降機培訓共設置了八個章節,一共是92個學習目標,培訓的課時共計240分鐘,也就是四個小時。其中理論部分是95分鐘,實操是145分鐘,標準同樣是實操實踐大于理論實踐的培訓課程,理論分別是1:12和1:6,目的是讓學員在運維過程中正確使用升降機,包括升降機的使用檢查以及出現故障的時候如何進行逃生。
培訓方法,通俗來講主要是包括了理論培訓、實操培訓以及持續評估。持續評估的意思就是從學員剛開始進入培訓場所一直到考核結束,教師應該對他的只是知識、技能、能力幾方面進行持續的考核。考核的辦法叫做GWO的分類法,最新版的標準中,已經是今年第三次換版,對于多個項目經驗來看,國內的培訓機構,對于GWO分類法的一個應用還是做的稍微的弱一些,培訓機構在這一點應該多關注一下。
培訓場景,升降機使用場景分成兩個,第一個場景就是升降機的場景,使用前檢查,升降機的正常操作,包括升降機的逃生以及使用后怎樣關閉。這個標準中其實還有一個隱藏場景,在培訓的時候,升降機需要固定在爬梯上運行,也可固定在墻上或者塔筒內。這是個高空作業場景,也可以把兩個場景合二為一,這個目的也是用來模擬升降機出現故障之后,運維人員如何進行逃生和解鎖。逃生包括頂門逃生和地門逃生,建立的培訓場景越是貼近實際的運維作業,對于培訓來說越是一個好的場景。
第二部分是標準動態,10月份GWO發布三個標準,分別是危險能源控制、電梯的調試跟檢查,第三個是電梯的調試檢查和安裝維護。
到今天為止,GWO標準一共有有十個,6、7、8、9、10都是在近兩年新發布的。這些課程在視覺范圍內目前已經給多達十萬人提供了培訓,而2020年中國培訓人數是4673人,整個占的比例還是相對來說比較少的。根據GWO的預測,未來幾年之內全球培訓數字多達到78萬,尤其是海上培訓,將形成井噴式的需求。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一個匯報,希望能夠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關于標準,關于認證,關于培訓有任何想法,歡迎隨時溝通,謝謝大家。
(根據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