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已通過交工驗收的國內最大的海上風電母港水工工程——中廣核陸豐海洋工程基地水工工程(碼頭)項目現場,滿載貨物的船在碣石半島海面來往穿梭,碼頭上工人們正源源不斷將貨物運輸到碼頭后方,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

陸豐海洋工程基地水工工程航拍圖
據了解,由中交四航局承建的中廣核陸豐海洋工程基地水工工程(碼頭)項目位于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內,建設規模為2個碼頭、3個泊位及1座防波堤,設計通貨能力達144.4萬噸。其中,1號泊位為運維泊位;2號泊位為5000噸級重件泊位,最大可停靠9900噸級特種船舶;3號泊位為5000噸級重件泊位及相應配套設施。碼頭總長361米,防波堤總長度為1355米。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汕尾海洋風電項目和陸豐海洋工程基地的重要支撐性工程,有力推動汕尾市加快打造臨港工業產業園,對于加快汕尾市海洋裝備制造產業和海洋經濟發展,助力粵東地區藍色崛起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據悉,項目團隊歷時將近兩年的努力,克服了工期緊、任務重、海上風高浪急、海邊灘涂泥多地軟、季風期長、臺風期影響大等諸多困難,優質高效完成施工任務,順利將國內最大的海上風電母港建成投入使用,為粵東地區藍色經濟發展貢獻“四航”力量。
技術引領,巧妙構思解難題
2020年12月,枕戈待旦的中交四航局陸豐項目建設團隊進入工程現場開始碼頭建設的籌備工作,標志著中廣核陸豐海洋工程基地水工工程(碼頭)項目的建設正式開始。
因項目施工區域海況異常惡劣,施工水域海浪高1.5米,加上防波堤尚未具備掩護條件,大大增加了海上作業,尤其是海上沉樁施工難度。打樁船在季風期無掩護水域的情況下水上可作業天數極少,且部分PHC樁處于接岸區,水深不足以滿足打樁船作業要求。“如果不能解決當下的問題,將嚴重影響施工工效,那相當于整體工期將延后整個季風期,后果可想而知。”現場生產負責人李柏恒說道。
為克服自然條件對施工的影響,項目團隊圍繞海上沉樁難題開展技術攻關,通過查閱國內外相關的沉樁案例,發現國外已有PHC樁利用履帶吊配沖擊錘進行海上沉樁的成功案例。為此,項目團隊經過多次討論研究、工藝論證,大膽創新施工工藝,決定利用結構樁作為支撐樁,并設置鋼樁帽和剪刀撐等加固裝置,將鋼箱梁放置在結構樁頂形成陸上吊打的作業平臺。履帶吊通過施工便道到達箱梁作業平臺進行沉樁,完成一排樁后拆除后方一檔作業平臺安裝至前方,依次循環向前推進。“沉樁作業平臺隨施工方向移動,形成模塊化施工,既便捷又經濟。” 李柏恒介紹道。
為進一步提升沉樁功效,團隊還根據平臺參數設計了一種定位架,先在設計樁位旁施打2根輔樁,再將定位架放置于輔樁上,履帶吊將PHC樁吊入定位架限定的樁位,利用樁身自重錨入砂層,再使用震動錘進行沉樁施工。這樣一來,便巧妙化解因季風期以及近岸區域回淤量大,水上打樁船無法沉樁的難題。
嚴慎細實,不懼風雨筑屏障
防波堤工程作為項目施工重要一環,需拋填堤心石52萬立方米,拋填規格石33萬立方米。防波堤施工不僅對水上沉樁開展起到關鍵作用,建成后還將為船舶設備的安全靠泊提供強有力的海浪屏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精細謀劃,破解拋填石料來源難題。該項目拋石量達85萬立方米,且各類規格差異化需求多,石料來源為甲供石料,無法滿足穩定供應需求,時常出現無石料供應導致防波堤推填暫停的情況。項目部積極與業主及多方單位溝通協調,爭取優先挑選供應石料,同時在施工現場劃出一塊空地作為石料臨時堆存場地,作為備用料源,保證了石料的不間斷供應。
精細調度,破解施工進度難題。因防波堤施工存在班組交叉施工協調問題多、安全管控風險大等問題,項目部深入分析進度計劃,制定合理流水步距,專人調度協調各班組作業時間,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設置掉頭、錯車平臺,破除交叉施工瓶頸。建設期間,因施工海域開敞無掩護,又恰逢季風期海況條件尤為惡劣,導致海浪沖散已推填好的部分石料,影響防波堤施工進度及質量。項目部第一時間啟動預案,組織施工隊伍啟用備用石料填補缺口,并充分利用黃金施工期,采取陸上推填和海上拋石相結合,24小時不間斷施工,為后續海上沉樁奠定堅實基礎。
從海上拋填施工到扭王字塊安裝,項目團隊齊心協力,嚴格落實施工方案,強抓施工過程安質環控制,多措并舉克服石料供應不足、海上風浪惡劣條件等不利因素,最終優質高效完成施工任務。
黨建共建,共謀發展聚合力
“黨建引領促品牌建設、圍繞中心工作促雙向融合”始終是中交四航局陸豐項目建設團隊黨建工作的核心內容。中交四航局陸豐項目片區黨支部堅持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創新黨建工作思路,積極與當地派出所、碣石鎮人民醫院等黨支部開展黨建互聯共建活動,構筑起警企/醫企聯動的黨建工作新格局,為項目施工提供堅實保障。
“多虧有碣南、碣北兩個派出所的各位領導及同志的大力支持,項目部得以快速完成新營區建設和舊營區拆遷工作;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警企共建溝通順暢,派出所為片區項目提供治安、維穩、警情等各項有效協助和保障,保障了廣大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項目部與陸豐市第三人民醫院簽訂綠色就醫通道,有效保障了廣大員工的健康安全。”陸豐項目片區黨支部書記張榮介紹道。
在項目團隊的不懈努力下,一座堅實的“海上堡壘”已拔地而起。“我們將持續參與當地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助力粵東地區藍色經濟崛起貢獻‘四航’力量。” 中交四航局陸豐海洋工程基地水工工程項目現場負責人周柱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