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至10日,第七屆國際潛水救撈與海洋工程裝備展覽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中交集團受邀參加,三航局作為牽頭單位與集團其他兩家單位一道組團參展。三航局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總工程師丁健出席開幕式。

本屆展覽會聚焦“加快生成新質生產力,助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匯聚了全球潛水救撈和海洋工程行業中綜合實力最強的工程承包商、船舶建造商、海上油氣生產商,以及包含50多項大國重器在內的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高新尖端裝備展品,為促進海洋經濟合作、海工科技交流提供了國際化平臺。
三航局作為中交集團海上風電產業鏈鏈長單位,承建了亞洲首個海上風電場——上海東海大橋100兆瓦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并陸續承建了50余個遍布我國沿海10個省市的風電項目。憑借著優異的工程質量,三航局的海上風電建設能力獲得了業界好評,海上風電施工市場占有率長期穩居中國市場第一,并躋身海上風電建設施工領域國內一流、國際先進行列。

展覽會上,三航局展示了海上風電建設業績、技術研究成果以及施工核心裝備。針對目前海上風電機組大型化與選址深遠海化的趨勢,三航局重點展示了屬于行業領先的海上風電基礎施工成套技術與裝備及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安裝成套技術與裝備,以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海上風電超高性能灌漿材料研發與應用成果。

此外,三航局投資建造的國內首艘5000噸扒桿式自航DP起重船“三航翔安”、目前國內投運的起重能力最大的風電安裝平臺“海峰1001”及4000噸自航式全回轉起重船“海峰2001”等海上風電裝備模型也亮相本次展覽會,引來中外參展客商及媒體的駐足關注。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海上風電施工技術研究并始終處于研發最前沿的企業,三航局持續開展海上風電施工核心技術攻關,發展海上風電施工新質生產力,目前已完成海上風電相關科研項目60余項,其中國家863、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經信委等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20余項。此外,三航局還榮獲海上風電相關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0余項,授權專利300余項,致力于填補相關領域的技術空白和技術短板。

活動期間,三航局還參加了中國潛水救撈協會分支(代表)機構工作業務培訓,進一步加強與各分支(代表)機構之間的溝通協作。
作為本次展會三航局布展的主要負責單位,新能源公司高度重視,以此次參展為契機,進一步提升公司品牌美譽度和市場影響力,聯合中交海峰、廈門分公司扎實有序推進參展相關事宜,全面梳理三航局海上風電建設業績、技術研究成果以及施工核心裝備,并與協會主辦方、上海振華重工、中交一航局保持緊密溝通,為全方位展示中交集團海上風電成果凝聚合力,受到行業及社會媒體的廣泛關注,最終中交集團展臺獲得“優秀展臺設計獎”和“新質生產力最佳人氣展臺”。


在此期間,新能源公司總船長顧建華還代表三航局參加了中國潛水救撈協會分支(代表)機構工作業務交流,作了題為《動力澎湃 風能無限》的分享,為不斷擦亮“中交風電”品牌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