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民勤縣紅沙崗,極目遠眺,一座座高聳入云的白色風機巍然矗立。巨大的風車葉片隨風轉動,在蒼茫的沙漠戈壁上“翩翩起舞”,不僅持續輸送著豐沛的綠色電能,更在黃沙與藍天之間勾勒出一幅動感十足的生態畫卷,成為河西走廊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這些“捕風巨人”的核心部件——單支重達30噸、長度超百米的巨型葉片,是如何誕生的?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來到遠景武威民勤智能風機制造基地。在基地寬闊的堆場上,百米長的風機葉片整齊擺放,在陽光照射下,顯得氣派而壯麗。
在葉片廠車間內,兩側分列著巨型“滑梯”式生產線,一眼望不到頭。各葉片生產線及產品檢測設備已開足馬力,全力趕制不同型號風電葉片。
“遠景能源自2021年來到武威,相繼落地了主機工廠、葉片工廠、儲能工廠,葉片工廠于2023年8月正式投產,有6套生產模具,其中兩套220葉輪的,4套200葉輪的,可以生產98米到125米的葉片。”遠景能源甘肅投資開發經理李騰宇介紹說。
遠景武威民勤智能風機制造基地項目是民勤縣引進的重點新能源項目,年可生產智能風機葉片400套,是國內最大的陸上風機葉片生產工廠。據了解,遠景能源主要從事風力發電、儲能設備研發生產等,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我們選擇在民勤建廠,主要考慮以這里為制造基地,供應西北市場,同時搶抓‘一帶一路’機遇,輻射中亞市場。”李騰宇告訴記者。
民勤風光資源富集,沙漠、戈壁、荒漠面積遼闊,是全國發展新能源基礎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屬一類光資源區和三類風資源區。縣域內可用于發展風光電項目的土地面積約4460平方公里,規劃總裝機容量7139萬千瓦。
項目落地之初,配套設施不完善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核心難題,而武威良好的營商環境、濃厚的重商氛圍給足了企業投資、建設的信心。
“有關部門積極對接,為我們建設了供暖蒸汽專線和10千伏的電路專線,針對高速收費站寬度無法滿足葉片運輸的問題,開展了收費站的改造工程,確保了葉片順利通行。”李騰宇說。
雙向奔赴的道路即便艱辛,沿途也終將綻放繁花。在重商興商、親商愛商、護商安商、利商富商的濃厚氛圍中,項目進度條再次刷新,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目前已具備年產400套(即1200支)葉片的能力。
從項目的簽約落地到最終投產,民勤縣全程提供了細致入微且高效優質的政務服務。
“紅沙崗集中區管委會在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方面甘當‘店小二’,從項目洽談、簽約、落地到建設、投產、營銷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每個項目(環節)都有專班負責,落實有關事項,有效地推進了項目建設。”武威民勤紅沙崗能源化工工業集中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聶橋說。
作為武威市新能源裝備制造鏈主企業,遠景能源有限公司目前已引入主機和儲能,和風機配套的塔筒和機艙罩相關企業也跟隨遠景落入園區,后期計劃引入智能風機全產業鏈,并以風機制造基地為中心,打造基于低成本綠電的零碳產業園區。
近年來,武威市緊跟“雙碳”目標和進程,搶抓國家規劃建設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光電基地“隴電入浙”、省上建設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基地的重大機遇,不斷培育壯大以太陽能、風能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產業。圍繞新能源產業鏈前、中、后端,瞄準全國風光電行業領域實力雄厚、科技領先的大型龍頭企業,招大引強、選商選資,加快構建鏈條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體系,新能源產業已然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產業構建的主要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