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隴東南的層巒疊嶂間,又一座“綠色能源堡壘”拔地而起。5月20日23時19分,天水市清水縣盤龍山110千伏新華興仁風電場正式并入甘肅電網。
這座總裝機容量達100兆瓦的“空中發電站”,以20臺單機容量5兆瓦的“大風車”為畫筆,在黃土高原的天際線勾勒出新能源發展的壯美弧線。

作為天水市新能源版圖的重要部分,該項目年上網電量可達1.9億千瓦時,年等效滿負荷小時數達1914小時,相當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6.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7.4萬噸,為秦州大地注入強勁“綠動能”。
在項目建設全周期,綠色理念貫穿始終。建設者以“節約型示范工程”為目標,通過優化輸電線路走向、采用低損耗設備等舉措,全方位構建低碳基建模式。運營階段更將引入智能運維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風機效率最大化,確保每一度電都打上“綠色”印記。這種“從設計到運維”的全鏈條環保實踐,為西北地區新能源項目樹立了可持續發展典范。
除了生態效益,項目的經濟輻射效應同樣亮眼。建設期間已創造數百個就業崗位,涵蓋塔筒制造、道路施工等上下游產業;投運后更將形成穩定的技術人才需求,帶動設備維護、能源管理等新興職業發展。清水縣相關負責人表示,風電場就像一臺“綠色經濟發動機”,不僅優化了縣域能源結構,更為周邊村民開辟增收新路徑。
為確保“綠電”送得出、用得好,國網天水供電公司搭建了“綠色高速通道”,提前啟動電網升級工程,通過智能調度系統擴容、輸電線路智能化改造等舉措,將電網新能源接納能力提升至新水平。同時創新推出“并網服務專班”機制,從技術指導到流程對接提供全周期服務,讓項目并網時間縮短30%,為天水新能源發展按下“快進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