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結論
通過對軸承溫度熱量的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得出的控制方法有:
(1)針對軸承自身產生的熱量,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一般采用在軸承間添加潤滑脂的方式來減小摩擦系數。在潤滑脂型號確定后,一般來說潤滑脂的性能已經確定。但在運轉過程中,因使用環境已污染潤滑脂,降低其使用效果,因此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對潤滑脂應及時進行更換或補充。
(2)通過提高發電機的裝配質量來減小發電機轉子重心于軸承中心的偏差距離、保證軸承內外圈間的游隙和竄動量符合設計值。以減少軸承自身的發熱量。
?。?)針對軸承外界傳導的熱量,發電機產生的熱量主要有勵磁回路的電流、轉子回路的電流、發電機轉速和發電機使用的硅鋼片重量決定。在發電機勵磁和轉子回路的電壓恒定前提下,電流的大小主要有回路中的電阻決定。因此通過控制兩個回路的電阻達到控制電流的目的。兩個回路的電阻主要有組成回路的元器件的質量決定。因此控制發電機組成零部件的質量是減小發電機發熱量的關鍵。
(4)針對發電機散失的熱量,可以通過提高冷卻液的流量、冷卻液的傳熱系數、機艙內空氣的交換流量和發電機外殼的灰度來進行控制。因此發電機在運行過程中,冷卻液易被外界污染,導致傳熱系數改變,同時冷卻液的量也易減少。因此應對冷卻液的量和質量進行關注,避免因冷卻液原因導致減少熱量的傳遞。同時應及時清理發電機外殼上的灰塵和異物,避免灰塵對散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