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互補技術是整合了中小型風電技術和太陽能技術,綜合了各種應用領域的新技術,其涉及的領域之多、應用范圍之廣、技術差異化之大,是各種單獨技術所無法比擬的。
風能和太陽能是目前全球在新能源利用方面技術最成熟、最具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的行業,單獨的風能和單獨的太陽能都有其開發的弊端,而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兩者互補性的結合實現了兩種新能源在自然資源的配置方面、技術方案的整合方面、性能與價格的對比方面都達到了對新能源綜合利用的最合理,不但降低了滿足同等需求下的單位成本,而且擴大了市場的應用范圍,還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
此外:太陽能和風能同屬新能源,太陽能比風能起步要晚的多,太陽能光伏發電30元/瓦左右的價格受大眾所認可,可轉化率僅有15%左右;而中小型風力發電的價格僅為同等的1/5-1/6轉化率卻有60%-80%,僅此低的價格更有甚者還在打壓,光電生產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遠大于風電,卻比風電能得到長足的發展,這樣的對比反差耐人沉思......,如果從人們用能的角度,最終是為了滿足用電,從發電量來衡量風能的成本要比太陽能經濟許多。
風光互補整合了太陽能和風能優勢,不僅為“節能、減排”開辟了新的天地,以應用科學來滿足人類需求,為世界進入第四次革命打開了一頁。
二、風能技術的發展需要不斷的創新:
目前,我國風能發展中技術創新還很薄弱,缺乏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還要從國外引進技術。雖然,在知識經濟到來的時代,所有國家都充分利用全球資源,通過技術引進和國際合作來縮小差距,提高競爭能力。但是,如果沒有自主創新能力,就不知道引進什么先進技術,引進以后也沒有能力消化吸收,更不能進行再創新,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國外的核心技術是引進不來的,必須靠自主創新來掌握核心技術;再者,國內的自主創新技術需要政策給予配套、引導、扶持,擁有核心技術的風能產品要加大扶持力度,這樣“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局面才能得以改變,創新的動力才能來自不斷的創新。
總之:風電產業中的風能技術已從單一發電向各個需要用電的領域不斷的創新,其附加產品也應運而生如:路燈、景觀、交通監控、通訊、灌溉、種植、養殖、海水淡化、防火、警報、海島高山等。可見風能這個新興產業的發展能帶動了無數個傳統產業的發展與轉型,而風能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技術成了這些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即將引發的世界革命必將來自于以風能技術等新能源產業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