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科院副總工程師、IEEE(美國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學會)電力和能源協會北京分會主席胡學浩告訴記者,風電機組的質量問題是電網安全潛在的威脅,亟需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出廠前的風電機組進行質量認證,從源頭上杜絕不合格的風電機組接入電力系統。為此,中國電科院專門成立了國內首家可再生能源發電實驗室,開展風電機組和風電場運行檢測的相關工作。
“關于上述問題國外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中國電科院通過中德國際合作項目,聯系國外知名測試機構進行培訓、購買測試設備,并聘請國際權威專家授課,給可再生能源發電實驗室建設提供了關鍵支撐。”胡學浩說,目前可再生能源發電實驗室已經具備了風電機組功率特性測試和電能質量測試能力,完成了金風0.15萬KW直驅型風電機組和華創0.15萬KW雙饋型風電機組的測試項目,其他測試項目也正在進行中。
胡學浩還介紹,下一步可再生能源實驗室打算進行風電機組噪聲測試、機組機械載荷測試,以及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能力測試等能力建設。
2.風電功率預測系統:風電并網必備技術
眾所周知,風電具有間歇性和波動性,而電力系統是實時平衡的,風電的波動需要通過常規電源的調節和儲能系統來平衡,這是長期困擾風電并網的最大難題。既然風電場的出力主要由風力大小決定而難以人為控制,那么是否可以提前預知風電場的出力呢?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風電對電網的影響也會隨之變小。
對此,胡學浩認為,風電功率是可以預測的,而且是風電并網必備的技術手段之一。通過風電功率預測,可以合理安排常規電源的運行方式,降低電力系統的備用容量,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經濟性,同時提高電力系統接納風電的能力。因此,風電功率預測系統必將是今后電網穩定運行、電網調度、電力市場運營等需要的重要技術支持。據胡學浩透露,中國電科院目前正承擔著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風電場輸出功率預測系統的開發及示范應用》,以及國家電網公司多個科研項目。該院正在進行風電功率預測方法研究并在七個網、省公司建立風電功率預測系統,全部項目將于2009年完成。第一個示范工程項目——吉林電網風電功率預測系統將于近期投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