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由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主辦、北京優利康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的“第五屆中國風電后市場專題研討會”在上海圓滿落下帷幕。本次研討會圍繞“創新驅動,智慧未來”這一主題,深入探討風電后市場運維模式的服務與創新、風電場運維與安全管理、運維人才培訓與協作、葉片改造與回收利用、風電機組運維及大部件修復、風電場技改與優化等相關專題。來自政府部門、風電開發商、整機制造商、專業運維企業及科研機構的200多家單位,500余位代表共同參會,為推進我國風電后市場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獻言獻策。
在風電場運維與安全管理專題論壇上,優利康達副總經理黃琛以《創新運維服務模式介紹》為題發表了重要講話。黃總指出,目前從業主自主運維、部分外包和整體外包等三種風場運維模式來看都存在不同的制約因素。運維質量如何逐步提高并穩定?優利康達在這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從人員的培訓到專業崗位外包,到項目大包以及配置等幾個方向分別進行了闡述。她認為,行業標準已經成為亟需解決的瓶頸問題,同時呼吁行業協會、業主、整機商以及第三方共同努力使標準進一步實現可實施性。
怎樣才能在互聯網時代中應用大數據服務好風電后市場?在“智能互聯,智慧未來”的主題對話活動上,優利康達副總經理黃琛和來自中廣核、協合新能源、北京國電、京能新能源、遠景、明陽、海裝、上海探能的領導嘉賓同臺,就這一問題共同參與了探討。黃總拋出“數據共享“的話題引起與會嘉賓的共鳴,大家表示要加快擺脫目前行業內數據真實性、完整性的困擾,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去擁抱互聯網時代,把大數據應用好。智慧未來不僅是風機要智慧,更需要人的智慧,建議借助行業的力量、協會的力量,推動大數據的標準化和一致性,通過標準化帶動大數據的平臺應用化。
在“運維人才培訓體系建設與合作”的主題沙龍上,優利康達培訓學院院長張軍輝向與會嘉賓介紹了優利康達全方位培養風電人才的技術培訓體系、人員職業標準和技能鑒定、晉升課程體系和專項課程包,以及在線學習平臺和考試測評系統,并就優利康達以突出實用、突出實操、突出標準的培訓優勢向大家做了說明。與會的嘉賓就運維人才的培訓、標準、鑒定、證書等一系列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副秘書長董萬里結合沙龍中嘉賓的發言表示:希望這次沙龍成為風電后市場運維人才培訓體系建設與合作的一個啟動會,大家要形成合力,共同參與。農機協會風力機械分會秘書長祁和生也表示:推進人才培訓體系建設是協會的一項重要工作。下一步,將借鑒國外經驗,啟動團體標準的編制工作,并希望企業積極報名參與標準的制訂,攜手共同破解風電行業亟待解決的人才問題。
歷時近四個月的第五屆中國風電后市場專題研討會論文征集活動圓滿結束。經業內10位專家對收錄的76篇論文進行評審后,最終評出了10篇優秀論文。優利康達總工程師張慶運、技術開發部工程師史麗榮共同參與完成的《風電機組發電性能異常狀態預警方法研究及應用》獲得了本次的優秀論文獎,并在研討會晚宴現場出席了獲獎論文頒獎儀式。
優利康達作為奮戰在風電后市場十五年的第三方,一直致力于風電后市場的規范性發展,作為具有“產、學、研、用、育、展”等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服務商,優利康達將繼續堅持自己的本色,以服務為引領,多元化發展,為風電行業的持續、規范、健康發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