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3日,第六屆風電后市場交流合作大會在天津隆重開幕,來自中國風電界的各大整機制造商、業主和第三方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商中國風電發展大計。優利康達新能源培訓學院院長張軍輝在會上作了《風力發電機組現場運維人員評價辦法》的編制說明,為中國風電后市場人員行為及作業規范提供了依據,得到了與會者的共鳴。
中國風電發展近40年,碩果累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科研試驗、示范項目到商業化、產業化應用;目前,中國風電連續多年新增裝機居全球首位,這是每個風電人的驕傲。但是,伴隨風電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接踵而至,風機折翼、倒塔、起火等事故相繼發生。風電事故不僅與整機質量有關,而且與風電企業的管理體制、風電場管理與運維人員的規范操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就中國目前大部分風電場的管理體制來看,風電場維護檢修人員的安全意識、技術水平和責任心,對保證風電機組正常運行及風電機組的安全有著最為直接、關鍵的作用。
風電后市場在迅速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如進入門檻低、資質不健全、人員培訓不到位、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安全意識薄弱等,為風電后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埋下了隱患。從設備角度而言,缺乏風電機組運行維護的標準;從人員角度來講,缺乏人員規范化管理培訓標準;此外由于行業技術標準不完善,產品檢測認證制度缺乏必要的技術門檻。
《風力發電機組現場運維人員評價辦法》由中國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攜手北京優利康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牽頭起草,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立項,國華能源、節能風電、華電福新、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能、聯合動力、中國海裝、上海電氣、湘電風能、運達風電、東方電氣、銳源風能、中外天利、鑒衡認證、德國萊茵、工標咨詢等單位共同參與編制,其目的是規范后市場運維隊伍、實行行業職業準入,提高運維服務水平。無論是行業標準還是人員規范,兩者都是保證風電運維后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大會上,優利康達新能源培訓學院院長張軍輝向參會代表介紹了《風力發電機組現場運維人員評價辦法》的形成背景、立項及參編單位、討論過程、標準確定的基本內容、標準出臺的意義,向大家說明了標準的核心框架和內容。該標準是國內風電行業首個關于“人員”的標準,意義非同一般。該標準已經工作組召開三次討論會,形成標準報批稿,正在按《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進行技術審查,最后待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標委會通過專家審議后向行業發布。
優利康達作為該團體標準的牽頭起草單位,將積極推動《風力發電機組現場運維人員評價辦法》在行業的落地,優利康達新能源培訓學院將根據該團標配套建立標準的培訓體系、課程產品、技能鑒定辦法,利用現在國內包頭培訓學院、廣州培訓學院、三峽培訓學院更好的走近現場,為風力發電機組現場運維人員提供完整的職業成長培訓。
我們深信,該團體標準的提出和編制,對進一步規范風電行業運維人員行為,確保風電運維現場安全生產活動的開展,加強對風電運維人員的認證與監管力度,提高風電運維人員對風電機組維護的全面性和系統性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風電運維管理逐漸走向標準化、規范化、智能化,風電運維市場將更加繁榮,必將不斷推動風電運維后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助力中國風電市場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