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風場設備分散、量大、涉及的專業多,設備管理難度大,人員工作量大,顧這顧不了那,設備異常時,不能及時發現,大多數都是設備故障停用,造成電量損失或設備損壞后,才補救搶修,運行維護成本高。為了解決此問題,經過我們幾年的努力,形成了一套解決設備管理問題的體系,愿與各位同仁共享。
引言
設備技術管理體現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設備狀態監控系統是一項技術與經驗相結合的設備故障、異常的診斷方法,通過對狀態監控系統提供的數據對比、分析、運行狀態對比,遠程診斷數據、經驗共享,遠程監控、異常報警等,為設備狀態檢修、維護及時提供科學的理論根據。二是我們對設備的定期巡視與實驗,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與新工具,在設備不停電時,就能準確斷定設備運行情況,對設備狀態監控系統提供的設備狀態檢修依據進行了有效的補充。三是根據上述兩種結果為依據,有計劃地在設備異常、與輕微故障的萌發期,就能合理安排在無風時或局部停電進行設備維護、檢修與必要的實驗,減少了電量損失,提高了設備的完好率與可靠性。四是設備狀態檢修與傳統檢修相結合、制定了標準化的作業指導書等適合實際情況的設備管理辦法。
1、現場安裝了較為完善的設備狀態監控系統
使用了較完善的風機遠程監控系統、運維系統、箱變在線遠程監控操作系統、機組振動在線監控系統、葉片在線監控系統、部分變頻器遠程在線監控系統、35KV配電室的開關柜內設備狀態監控報警系統、風場安裝了安防監控報警系統、升壓站、主控樓安裝了火災煙霧報警系統等,為風場設備24小時對運行設備進行檢測、數據儲存、診斷、報警、對計劃的設備狀態檢修提供理論基礎等服務,大大的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了現場巡視次數,還能及時發現異常并報警提醒,時刻讓員工保持旺盛的精力進行消缺,確保設備的完好率。
各風場都將狀態檢測系統作為風場設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狀態檢測技術目的是檢測及診斷設備的早期異常或輕微故障,分析輕微故障與隱患發展的趨勢,從而有效提出檢修與維護方案,有效減少設備的維護費用,使停電時間降到最低,從而提高設備的可靠率及可用率.
機組不平衡、對中不佳、軸承損壞、齒輪箱故障、轉動部件過熱、機械振動、塔筒振動、葉片振動、電器設備發熱、部分電氣故障、冒煙著火、觸頭發熱打火,重要螺栓松動、開關柜、GLS、箱變、風場防盜防搶等多種領域。
狀態檢測系統的優點:
1、減少非計劃性的箱變、開關柜、齒輪箱、軸承、葉片等的維修工作,可進行設備基本狀態檢測的維修提供依據。
2、為制定維修計劃奠定基礎,在無風或低風安排檢修,避免電量損失,避免事故后補救檢修的盲目性。
3、減少現場巡視的次數,降低員工疲勞度。
4、該系統能24小時監控設備狀況,降低運維成本,減少生產損失。
5、減少異常、輕微故障引發的二次事故。
6、能及時發現設備異常與輕微故障,提醒人員及時消除及維護保養,延長設備壽命。
7、可減少備件使用數 ,降低損耗率。
2、使用新技術、先進的實驗與檢測儀器、先進的工具、科學手段,提高了設備的定期巡視、實驗的質量與效率,對以前傳統的設備技術管理手段進行了有效的補充,適應了風場設備的現實情況,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電纜頭爆裂,造成短路整條饋線跳閘,或因電纜頭爆引起連鎖反應,燒壞開關柜及箱變內的其它部件時有發生,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嚴重的影響了人員與設備的安全,以前傳統預防手段是停電檢修時,搖測電纜絕緣,對絕緣低的電纜,進行耐壓試驗,找出故障點,這樣做,費時、費力,又耽誤發電量。
局部放電(聲電聯合)、鐵芯電流、紅外測溫、STM-PD200多功能局放巡檢儀有效的解決了此問題,此儀器的一個功能就是用微安鉗形電流表測量運行電纜屏蔽接地線的泄漏電流的大小,判斷運行中的電纜絕緣好壞,對泄漏電流較大的,利用沒風時進行局部停電,再用其他手段尋找電纜故障點并加以處理。這樣可避免大面積的停電做絕緣試驗來尋找有問題的電纜。
針對箱變以前事故頻發問題:以前傳統采用的辦法是經過人力加大對箱變在高負荷下打開高低壓室的門對箱變部件進行巡視,靠經驗及直觀與每年停電后再做周期性的年檢實驗,這兩種辦法來發現箱變的缺陷、異常,再進行檢修處理,實驗正常后投入運行。這樣做也費時、費力、耽誤發電量,況且巡視人員常常打開帶有內部故障的帶電箱變高低壓室門進行巡視,有時處于危險的境地,會嚴重的威脅到操作與巡視人員的安全,并且這樣巡視發現問題的效率低下。
局部放電(聲電聯合)、鐵芯電流、紅外測溫、STM-PD200多功能局放巡檢儀,通過測試箱變高低壓室外殼電流波就能判斷高低壓繞組對箱體的絕緣、高低壓套管等部件的絕緣是否在合理范圍內;通過儀器聲光電聯合原理可判斷一二次接線是否松動輕微打火;部件松動,能快速的判定異常箱變,無需打開箱變高低壓室的門,在箱體外部的金屬殼上測試聲、電、光情況,就能發現箱變各部件處的絕緣好壞、接頭松動放電情況,操作與巡視人員的安全也會大大的提高。箱變檢修實現動態檢修,巡視中發現一臺箱變有異常,就計劃在沒風時該箱變停電檢修,箱變事故率會大大的降低。針對35KV開關柜內部設備常出現的問題:小車開關動靜觸頭接觸不良燒壞、電纜頭絕緣低爆、過電壓保護器絕緣低爆、電流互感器絕緣過低、一二次接線接頭發熱等,這些問題極易引起大的事故,威脅到人員、設備的安全,會造成大面積的停電。以前傳統辦法主要靠人力巡視,看溫度、表計、聽聲音,靠經驗判斷、柜內安全煙感與溫度在線報警、周期性年檢試驗判斷三種辦法,這三種方法局限性很大,等到靠人員直觀發現開關柜設備異常,巡視人員與設備已到了危險的境地,嚴重威脅到巡視人員與設備的安全。
采用帶有局部放電(聲電聯合)、鐵芯電流、紅外測溫的STM-PD200多功能局放巡檢儀能解決上述問題,巡視人用此儀器能很快測試開關柜內的一二次接線發熱與電纜、互感器、過電壓保護器絕緣較低輕微漏電、開關觸頭接觸不良發熱等問題。情況不嚴重時,在沒風時,有目的的申請局部停電檢修,這樣做不會造成損失。
架空線路巡視、檢修問題
以前前我班線路巡視,發現異常點,采用的是人工為主的傳統方法,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并且巡檢效率低下,巡檢質量欠佳,為了解決以上問題,35KV集電線路每年一度的檢修,對每個桿塔派人上桿檢查,同時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處理,費時、費力,已無法適應當前我風場提倡少人、無人值班的發展前景。
采用紅外線與紫外線帶電線路巡檢儀,其便宜簡單,操作方便,省力、省時、靈活、安全。巡檢人容易發現異常,能夠進行快速巡檢輸電線路的各種缺陷與故障點,為及時檢修提供可靠依據,可在沒風時局部停電實施檢修,以后線路實現狀態檢修,巡視中發現一處問題,計劃在沒風時局部停電解決一處問題,不留后患。
3、使用了遠程故障診斷系統
一些重要設備安裝一臺數據采集器來接受和處理從設備各部件(塔筒、葉片、齒輪箱、變頻器、發電機、開關柜、箱變等)的傳感器獲取的實際動態信號或巡視人現場人為輸入信號,通過自身的網絡服務器把數據通過以太網傳到遠程服務器,供數據儲存及后續報警和分析處理,實現同行(技術專家)信息共享,同仁出謀劃策,共同解決現場疑難問題。
4、根據各狀態檢測系統的數據庫、巡視人員現場用高科技巡檢儀巡檢儲存的數據,為建立設備異常、輕微故障報警機制奠定了基礎,設備技術管理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
5、建立了異常、故障處理、設備維護、巡視的作業指導書,經驗共享,設備技術管理進一步的標準化。
由于設備設計的專業多技術含量高,設備維修與維護保養難度大,在加上風場缺乏專業的全面精通各系統維修的技術人員,導致設備運行周期短,故障率高。針對這一問題,公司下大力氣組織各方面的技術人員對一些重要設備編制了巡視、維護、異常與故障處理的作業指導書,實施了模塊化管理,保障了設備平穩運行。
6、實行設備部分狀態檢修
狀態檢修的核心是運行設備狀態的評估,通過設備狀態評估,對故障的部位、嚴重程度、發展趨勢做出判斷,從而制定合理的檢修計劃。在狀態評估中關鍵是通過運行、帶電測試、巡視、在線檢測等手獲取數據,經過數據分析可發現設備缺陷、異常或故障狀態發展的趨勢,是預防事故措施、開展帶電設備狀態檢修、局部計劃停電檢修的有力依據。
狀態檢修工作的思路
針對今后大網不停電檢修,主設備年度檢修耽誤發電量問題,根據我場實際情況,實行狀態檢修與傳統檢修相結合的辦法:
1、實施狀態檢修與局部設備申請調度檢修相結合,加大對運行設備檢測手段、技術的投入,在設備帶電運行中實現在線檢測,利用科技手段發現設備異常問題及時進行個體檢修,縮小停電范圍。
2、加強利用風場沒風、限負荷時對箱變、線路等輸變電設備的維護、排故力度,有效減少電量損失與第三方年度檢修費用。
3、統籌規劃:申請檢修計劃統籌安排,如利用對非停電不可的主變向調度申請檢修時,同時處理其主變所帶的、高壓柜、35KV線路及箱變在平時巡視發現的異常問題一起檢修處理。